跳到主要內容

SQFT常務董事呂立鑌:辣招已消化 星洲樓可吼長青網文章

2015年04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4月30日 21:35
2015年04月30日 21: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新加坡的樓市曾經也一度是炒房者追捧的對象,2012年第四季度,新加坡的私宅價格指數飈升至當時的歷史新高。但星洲政府隨即便開始不斷加大調控力度,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來為樓市降溫。惟新政策推行至今已有兩年,投資者是否仍然難以再次進入市場呢?擁有多年投資新加坡樓市經驗,並曾創辦OrangeTee與SQFT Global Properties兩家房地產代理商,現在是SQFT常務董事的呂立鑌表示,目前新加坡的樓市已經到了應該重新留意的時刻了。


新加坡政府過去數年頻繁出手調控樓市,包括收緊貸款政策,提高印花稅等等,藉以遏制海外投資者的炒作之風。2013年初更是再次上調印花稅,為了限制海外投資客來星洲炒房,將外國人或企業購買私宅的額外買家印花稅率,從10%增加到了15%。


樓價升幅 比倫敦香港溫和

呂立鑌表示,新加坡政府此前一直打壓樓市,令過去兩年的市場相對安靜。「在了解新政策的效用後,投資者對於不同地區的樓盤重新做了一個比較,現在大家覺得已經有了重新開始去留意新加坡樓市的必要。新政策剛剛出台時,大家不了解,都不敢進場,但現在大家發現這一政策已經發揮到了最大的效用,大不了就是這樣!」


呂認為,未來新加坡的印花稅應該不存在繼續調升的可能,因為目前的政策已經產生了一定的遏制作用,除非再次出現炒作,但可能性也不大,因新加坡政府規定,海外投資者在購房後四年內不得進行交易,若要交易則需按年繳交不同程度的交易稅,如在第一年賣出則需要交16%,第二年為12%,第三年為8%,第四年為3%,從第五年開始才能豁免交易稅。


與倫敦、香港等炒風旺盛的地區相比,新加坡的樓市並不算火爆,如與1997年至今當地樓價計算,與當地的國民個人生產總值和物業升幅,樓價升幅相對溫和(見圖)。呂認為,香港市場的起伏則很大,適合胃口較大,喜歡刺激的投資者,相較之下,新加坡的樓市則屬於穩定成長型。現時新加坡的黃金地段,即第9、10、11區的租金回報率約在2厘至2.5厘之間,而偏遠地區則為3厘至4厘,(現在新加坡的按揭利率為1.875厘),因此每個月投資者的租金收入在供樓後,都可以獲得一個穩定現金流。


八成人住組屋 換樓市場潛在大

除了回報穩定,呂立鑌指在他代理的20多個國家40多座城市中,沒有一個國家的樓市是像新加坡這樣健康而完整的,這也是新加坡樓市具有吸引力的另一大特質。新加坡政府一直奉行「居者有其屋」的政策,這一政策令現在95%的新加坡家庭都擁有自己的房子,而其中80%為公共住宅(組屋),20%為私人樓宇。「從這一角度來看,新加坡市場存在着80%的潛在提升者,有一個很健康的二手市場,這是在香港看不到的,你只能從一批有錢人中去尋找潛在的買家。」


明報記者 尉奕陽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