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另一次前途談判長青網文章

2015年04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4月28日 06:35
2015年04月28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以香港目前矛盾重重,誰也不服誰的撕裂狀態,即使中央出盡全力撬票成功,令政改方案通過,泛民和年輕一輩對特區政府和北京的敵意只會更深,抗爭行動也會無日無之,在這種情况下實現行政長官普選,對香港是好還是壞?答案不言而喻了吧!

撬票通過普選 勉強無幸福

普選的主要目的,是人民透過選票授權政府決定一個地方未來的發展方向,是尋求共識、解決矛盾的一種機制。然而撬票得來的普選卻令社會裂痕更深、對立更尖銳,說明了當前的香港社會無法容得下這種勉力而為的「普選」,說得白點,就是勉強無幸福。


政改方案通不過又如何?沿用小圈子選舉方法,有心有力者是不會站出來角逐的,因為勝負全繫於「阿爺」的意思,對中央來說,做生不如做熟,角逐連任者保險系數高,勝算自然也高。董先生在2002年第一屆任期結束時民望低迷,但他競逐連任也是在無對手之下勝出;2017年沿用舊制,歷史將會重演。


沒有普選,特區政府更難得到市民認同,管治會更加困難,香港將繼續處於停滯不前的困境;然而在中央政府的調控下,香港的經濟衰不到哪裏去,只要運用龐大的盈餘紓緩一下社會矛盾,香港也出不了什麼大亂子。


人民幣逐步國際化,當可以實現自由兌換而港元可跟人民幣掛鈎時,金管局更可釋出以千億元計為捍衞聯匯而儲備的美元資產。有錢好辦事,大搞福利,對特區政府既無難度,對社會穩定也有幫助。


「50年不變」之後又如何?

否決政改,重啓「五部曲」不知要何年何月,有官員說起碼要等十年。香港在「五十年不變」之後會否再有另一個五十年?要處理這個問題,可能要提前二十,甚至三十年(2047前)就要研究,因為商業合約及地契需要延續(前首席大法官李國能是最早提出此議題的人);可能下一次啓動特首普選方案的討論,會跟下一個香港五十年一併提出,成為另一次香港前途談判。


[陳景祥 齊物論]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