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在經濟壓力下辛苦過冬的中國企業,終於時來運轉。「一帶一路」不僅將拉動年均8000億美元的龐大投資,更為中資企業走出去增設兩條快道。據經濟學人智庫最新預測,2015年全球經濟增速料2.7%,其中亞洲高達4%領先其他地區,未來5年全球增長最快的10個經濟體全在亞洲。此番「一帶一路」建設的主要陣地即位於亞洲,特別是毗鄰中國的中亞及東盟國家。有人大膽預計,「一帶一路」沿線料成全球經濟增長命脈暨財富管理中心。
沿線國家政權更迭 藏違約風險
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出訪,為「一帶一路」拉開序幕,旗艦項目已初具雛形。民企亦出手豪邁,中民投日前宣布將帶領數十家國內優勢產業龍頭民企在印尼投資50億美元建設產業園,短期投資規模或超百億美元。可是,中國企業或許更應審慎地注意到投資「一帶一路」隱含的多重風險。
首先,沿線部分國家領導人換屆、政權更迭或爆發衝突等或帶來違約風險。如斯里蘭卡新總統上台後即凍結中國援建的科倫坡港口城項目,並下令審查大批中方投資項目。
其次,匯率波動等金融風險不容小覷。一方面,無疑應當通過曲線注資政策銀行盤活巨額外匯儲備,但又需妥善解決「二次結匯」問題;另一方面,人民幣國際化和加入SDR籃子的關鍵時點,官方不願令人民幣貶值。環環相扣的糾結下,強力推動的走出去亦增加了政策制定難度。
第三,跨文化、跨制度障礙更令企業「搵食不易」。例如中信泰富8年前計劃以11億美元的合同金額在西澳大利亞開採鐵礦,孰料遭遇當地苛刻勞工法令和系列訟案,建設成本節節攀升。截至2012年底,該項目總投資已達91億美元,錯過大宗商品超級周期,幾乎穩賠不賺。
今非昔比 不能單靠摸石頭過河
今天國內外形勢已不同於1978年改革開放伊始之時,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僅憑「摸石頭過河」的勇氣已遠遠不夠。30餘載過去,不少中資企業已羽翼豐滿,而有了鄭和式的大船,尚需「測繪」出可靠的航行圖,方能乘風遠航。正如經濟學人智庫中國研究總監劉倩提醒,在當今動盪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下,政府和企業在「一帶一路」的規劃中務必要未雨綢繆,對當地法律監管、貨幣風險和政治風險等充分評估,否則伴隨而來的會是高昂的代價。
馮其十
沿線國家政權更迭 藏違約風險
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年出訪,為「一帶一路」拉開序幕,旗艦項目已初具雛形。民企亦出手豪邁,中民投日前宣布將帶領數十家國內優勢產業龍頭民企在印尼投資50億美元建設產業園,短期投資規模或超百億美元。可是,中國企業或許更應審慎地注意到投資「一帶一路」隱含的多重風險。
首先,沿線部分國家領導人換屆、政權更迭或爆發衝突等或帶來違約風險。如斯里蘭卡新總統上台後即凍結中國援建的科倫坡港口城項目,並下令審查大批中方投資項目。
其次,匯率波動等金融風險不容小覷。一方面,無疑應當通過曲線注資政策銀行盤活巨額外匯儲備,但又需妥善解決「二次結匯」問題;另一方面,人民幣國際化和加入SDR籃子的關鍵時點,官方不願令人民幣貶值。環環相扣的糾結下,強力推動的走出去亦增加了政策制定難度。
第三,跨文化、跨制度障礙更令企業「搵食不易」。例如中信泰富8年前計劃以11億美元的合同金額在西澳大利亞開採鐵礦,孰料遭遇當地苛刻勞工法令和系列訟案,建設成本節節攀升。截至2012年底,該項目總投資已達91億美元,錯過大宗商品超級周期,幾乎穩賠不賺。
今非昔比 不能單靠摸石頭過河
今天國內外形勢已不同於1978年改革開放伊始之時,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僅憑「摸石頭過河」的勇氣已遠遠不夠。30餘載過去,不少中資企業已羽翼豐滿,而有了鄭和式的大船,尚需「測繪」出可靠的航行圖,方能乘風遠航。正如經濟學人智庫中國研究總監劉倩提醒,在當今動盪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下,政府和企業在「一帶一路」的規劃中務必要未雨綢繆,對當地法律監管、貨幣風險和政治風險等充分評估,否則伴隨而來的會是高昂的代價。
馮其十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