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自2013年4月29日起實施,在新例規管下,發展商推盤步伐大幅放緩,2013年一手私宅買賣註冊量,更插水式下挫至不足1萬宗水平,但隨着發展商逐步適應新例,並以回贈辣稅等方式吸客,使一手物業市場再度活躍。綜合市場及土地註冊處的資料,自一手新例實施到今年4月22日為止,全港一手私宅買賣登記量約2.67萬宗,涉及總金額約2858.7億元,相關金額約等同可建設兩條機場新跑道(建議中的第3條新跑道造價料約1415億元),除反映發展商已完全熟習新例運作外,樓市氣氛近年的熾熱,使今年一手登記量有望再創新高。
一手新例實施初期,發展商賣樓手法大受制肘,推盤時步步為營,拖累2013年全年一手住宅買賣註冊量僅約9753宗、涉資不足100億元,其中宗數更是1996年有紀錄以來按年新低,金額亦是繼2008年以來低位。不過,兩年時間過後,發展商大多已經適應新例,加上樓價持續處於升勢,亦使一手市場轉趨熾熱。
發展商已適應 見招拆招
據本報統計,自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一手新例實施的之前2年,本港一手私宅買賣登記量共2.4萬宗、涉總值2628億元,平均每宗成交金額約1078萬元。不過,新例實施後2年至今,一手私宅買賣登記量已達2.67萬宗、涉總值2858.7億元,平均每宗成交金額約1068萬元,登記量、金額分別遞增約11%及9%,顯示整體一手交投表現,已超越新例實施前的水平。
新盤貼市價推售 推高交投量
事實上,雖然一手新例推行目的在於提高發展商銷售透明度、確保售樓過程順暢,並非用作打壓樓市,但新例初期發展商尚在適應和摸索階段,對成交難免造成打擊。
美聯首席分析師劉嘉輝強調,現時一手物業買賣註冊量、金額均顯著回升,兩項數字皆比新例實施前2年為多,除反映新例沒有減慢售樓進度外,亦涉及其他客觀因素。「近年政府積極賣地,促使發展商加快賣樓套現,加上近期樓市氣氛熾熱,進一步新盤成交量及金額。」
5月一手登記料達2500宗
此外,一手新例實施前2年,整體樓市受「辣招」影響,窒礙交投氣氛。不過,隨着發展商熟習新例,加上新盤與二手樓溢價收窄,以貼市價推售一手盤,抵消了「辣招」等負面因素,令近年一手註冊量及金額由谷底反彈。
近期多個新盤出籠,包括嘉華(0173)將軍澳嘉悅、長和(0001)日出康城緻藍天、會德豐(0020)油塘PENINSULA EAST、以及新地(0016)赤柱村道50號等,未來一手註冊量可望繼續向升,業界預期,今年5月一手私人住宅買賣登記量達2500宗,估計涉資達200億元,登記量及金額有望創一手新例以後按月新高。
明報記者 李宛婷
一手新例實施初期,發展商賣樓手法大受制肘,推盤時步步為營,拖累2013年全年一手住宅買賣註冊量僅約9753宗、涉資不足100億元,其中宗數更是1996年有紀錄以來按年新低,金額亦是繼2008年以來低位。不過,兩年時間過後,發展商大多已經適應新例,加上樓價持續處於升勢,亦使一手市場轉趨熾熱。
發展商已適應 見招拆招
據本報統計,自2011年5月至2013年4月一手新例實施的之前2年,本港一手私宅買賣登記量共2.4萬宗、涉總值2628億元,平均每宗成交金額約1078萬元。不過,新例實施後2年至今,一手私宅買賣登記量已達2.67萬宗、涉總值2858.7億元,平均每宗成交金額約1068萬元,登記量、金額分別遞增約11%及9%,顯示整體一手交投表現,已超越新例實施前的水平。
新盤貼市價推售 推高交投量
事實上,雖然一手新例推行目的在於提高發展商銷售透明度、確保售樓過程順暢,並非用作打壓樓市,但新例初期發展商尚在適應和摸索階段,對成交難免造成打擊。
美聯首席分析師劉嘉輝強調,現時一手物業買賣註冊量、金額均顯著回升,兩項數字皆比新例實施前2年為多,除反映新例沒有減慢售樓進度外,亦涉及其他客觀因素。「近年政府積極賣地,促使發展商加快賣樓套現,加上近期樓市氣氛熾熱,進一步新盤成交量及金額。」
5月一手登記料達2500宗
此外,一手新例實施前2年,整體樓市受「辣招」影響,窒礙交投氣氛。不過,隨着發展商熟習新例,加上新盤與二手樓溢價收窄,以貼市價推售一手盤,抵消了「辣招」等負面因素,令近年一手註冊量及金額由谷底反彈。
近期多個新盤出籠,包括嘉華(0173)將軍澳嘉悅、長和(0001)日出康城緻藍天、會德豐(0020)油塘PENINSULA EAST、以及新地(0016)赤柱村道50號等,未來一手註冊量可望繼續向升,業界預期,今年5月一手私人住宅買賣登記量達2500宗,估計涉資達200億元,登記量及金額有望創一手新例以後按月新高。
明報記者 李宛婷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