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家常便飯﹕升級版家鄉炒米粉 鮮魷彈牙長青網文章

2015年04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4月26日 20:35
2015年04月26日 20: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家鄉炒米粉是港人常吃的早餐之一,可說是一道各家有各法的料理。


記得小時候每個星期天也吃一樣的早餐,炒米粉配上白粥。


雖然米粉和粥都是碳水化合物,可是卻出奇地相配,非常美味。


我們常奇怪日本人吃拉麵時再搭炒飯,其實廣東人米粉配白粥在其他人眼中也許也一樣怪呢。


雲南叫米線 廣東叫米粉

港式快餐的特色除了快,大概便是好像選擇題一樣的餐牌。米粉、米線、河粉、瀨粉、麵、丁麵還有通粉意粉,吃一個餐除了要選吃麵還是吃粉,蛋也要選太陽蛋、反蛋、炒蛋,飲品則可以多糖少冰、飛沙走奶。就算同樣是中國人,內地人看見港人落單的方式也會感到驚訝。筆者少吃麵,粉類中,最常吃是河粉、米粉。話說米線是近十年才在茶餐廳的餐牌上出現,自從香港開了不少雲南米線的店,米線才漸漸興起的。其實米線是雲南的叫法,廣東地方全叫米粉。所以米線與米粉其實是一樣的,分別在於粗幼而已。不過內地有些生產商為了增加米線的口感而加入不少添加劑,若吃到異常彈牙的米線便要小心了。


米線特別彈牙?要小心!

相信很多人也發現雲南米線現在已風靡全港,很多人一個星期便要吃幾次,猶如上癮一般。先不論美味與否,很多人愛吃的麻辣湯底,很多的辣油加上肥豬肉碎,脂肪含量是不容小覷的,從健康角度,實在建議不宜太常吃,最好是選清淡一點的清湯米線。談起麻辣湯底,筆者不禁回想起以前很多香港人(廣東人)是不太吃得辣。每次朋友要吃去麻辣火鍋,筆者也難以奉陪。家中也鮮有煮辣的菜餚,最辣也許是麻婆豆腐了。也不知何時開始,港人尤其年輕人愈吃愈辣。


過辣掩蓋食物味道

嗜辣不是錯,不過吃得太辣的話,便吃不到食物的本味了。近年辣味受追捧不也無因,因為成本物價高漲,食物質素成了次要,不少材料既不新鮮也沒什麼味道。這時辣味便派上用場了,辣味會掩蓋了食物的味道,食客味覺被麻醉,味道好壞吃不出。食肆可開心了,再不用擔心材料不夠新鮮,只要夠辣便行。另一方面,把新鮮食物煮得太辣亦是一種浪費。還記得有一次去吃粉麵,這間老字號的粉麵本身已很不錯,湯底充滿鮮味。可是搭枱的年輕女子,竟然加了超過兩大匙的辣椒油。看見那碗血紅一片湯粉,令筆者以為身在雲南麻辣米線店而非港式粉麵店呢。


■材料

.米粉 100克

.魷魚 1條(大約100克)

.蝦米 1把(大約25克)

.蛋 2隻

.鹽 適量

.油 2大匙

■醃料

.醬油 1大匙

.油 2小匙

.胡椒粉 少許

.紅辣椒 3小條\1大條(去籽切圈)

1. 用熱水浸蝦米大約20-30分鐘

2. 米粉用熱水浸軟,撈起瀝乾,加少許鹽用手撈勻

3. 清洗魷魚,燒熱一鑊水,加魷魚待皮一彎起即撈起,去皮切幼條

4. 魷魚加醃料,紅辣椒醃15分鐘(圖),2隻蛋打成蛋液,蝦米瀝水

5. 加2大匙油落鑊,油熱後加蛋液,一面熟即翻起一半,可即時加蝦米在鑊另一邊

6. 蛋熟後用鑊鏟切碎,夾起備用,繼續爆香蝦米

7. 加入魷魚和醃料,大火翻炒

8. 米粉瀝水落鑊,大火翻炒,若米粉太乾可加少許水,炒至變軟;加入蛋碎拌勻可上碟

小貼士﹕熱水浸米粉 不宜太久

米粉要用熱水浸軟,但不要浸太久,否則會很易炒爛。若喜歡吃軟淋及較濃味的話,可以用新竹米粉。新竹米粉非常之幼,要減少浸水時間,因為米粉幼所以很入味。米粉瀝乾即加鹽撈勻,同時打散米粉,炒米粉時便不易纏在一起。一般炒米粉多用叉燒火腿,但我老爸可說是無海鮮不歡,所以用新鮮魷魚,魷魚會釋出大量鮮味,味道不會只靠醬油和鹽,是升級版的炒米粉。


作者簡介

我哋係William&Sandy,是兩個寫電腦程式和算式多過寫食譜、追求自然健康料理的美食主義者。


文、圖/ William&Sandy

編輯/洪慧冰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