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超過30國元首上周雲集印尼雅加達出席亞非國家峰會,紀念60年前的萬隆會議的同時,討論推進發展中國家與世界均衡發展的願景藍圖。當年的萬隆會議,為冷戰時代第三世界國家的「不結盟運動」奠定了基礎。事隔一甲子,雖然美蘇對峙早已成為歷史,然而不爭的事實是,發展中國家在國際政經舞台仍然缺乏話語權,很多亞非國家在經濟發展上仍舉步為艱。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今次峰會上,強調中國「永遠做發展中國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誠伙伴」,宣揚「一帶一路」合作共贏,為「萬隆精神」注入新的時代內涵,無疑是有利爭取亞非國家的信任和支持。
事隔一甲子
發展國求公道未改
1955年在印尼爪哇萬隆市召開的首次亞非國家會議,目的是促進經濟文化交流、團結第三世界應對美蘇霸權。會議約有30國代表參加,大多數都是剛擺脫殖民統治獨立的國家。當時美蘇冷戰正酣,為了防止共產主義擴張、阻止中國利用萬隆會議擴大影響力,華府在幕後花了不少工夫,分化離間。一些與會的親美國家領袖,在峰會上高談亞非人民當前要務不是反對殖民主義,而是聯同美國反對共產主義,但中國代表周恩來力促亞非各國撇開意識形態分歧,本着求同存異精神,加強團結,終令會議取得成功,達成和平共處平等互惠等10項原則,被稱為「萬隆精神」。
時移世易,如今亞非國家所面對的地緣政治國際形勢,與當年萬隆會議時有天壤之別。在上周的亞非峰會,中日印尼三國領袖不約而同指出,全球經濟秩序在這60年間出現劇變,然而對於如何推動亞非合作共榮,側重點明顯有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上強調的是確保地區安全、不以武力解決領土糾紛,以及透過締訂區域貿易協議帶來繁榮。然而東道主印尼總統佐科指出,關鍵是必須建立新的世界經濟秩序,「避免被一些國家集團主導」,又說全球經濟命運不應只由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及美日主導的亞洲開發銀行決定。這就清晰突出亞非一眾發展中國家,數十年來要求改革國際秩序遊戲規則的呼聲。
雖然佐科在講話中沒有點名提到中國牽頭的亞投行,但印尼就是亞投行創始成員國,雅加達政府急需數以百億美元資金發展基建計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今次亞非峰會上,強調要弘揚「萬隆精神」,推進世界均衡發展,推動「一帶一路」和亞投行的建設,正好呼應佐科的主張。習近平提出深化亞非合作、拓展南南合作以及推進南北合作的三點倡議,表示中國將於今年內對已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97%稅目產品給予零關稅待遇、繼續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的援助。他強調,要推動發達國家切實履行援助承諾,在不附加政治條件下,加強支援發展中國家。
取信亞非
貫徹互惠共榮合作
這些為「萬隆精神」賦予新時代內涵的主張,既切合一眾發展中國家在21世紀的需要,也傳達重要的政治信息——中國沒有忘記昔日窮困時的舊兄弟。每當談到中國與非洲國家的歷史情誼,不少人都會憶起40年前中國政府如何大舉援建「坦桑尼亞—贊比亞鐵路」(坦贊鐵路),可是近五六年來,一連串涉及中資企業或中國公民的爭議,由2010年贊比亞中資煤礦槍擊案引爆排華潮,到緬甸的水壩工程爭議,還有年前的中國民眾在加納非法淘金等,都打擊中國與不少傳統亞非友邦的情誼。
然而,正如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所長陳須隆指出,雖然中國經濟發展了,綜合國力提升,但發展中國家屬性沒有改變。北京絕不可以讓亞非各國認為中國未富先驕、甚至只求地區稱雄,把昔日寒微時的伙伴,當成自己走上富強之路的踏腳石。中國要維護在國際外交舞台上的號召力,必須堅持自己站在發展中國家的一邊。今次亞非國家峰會,給習近平提供了一個平台,向一眾亞非舊友好,重申中國對自身發展的定位和外交立場。若說和平相處求同存異是60年前「萬隆精神」的核心,21世紀的「新萬隆精神」就是互惠合作共榮共贏。只要中國政府能好好貫徹這一精神,必能取信於亞非各國,化解他們對中國的戒心和疑慮。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事隔一甲子
發展國求公道未改
1955年在印尼爪哇萬隆市召開的首次亞非國家會議,目的是促進經濟文化交流、團結第三世界應對美蘇霸權。會議約有30國代表參加,大多數都是剛擺脫殖民統治獨立的國家。當時美蘇冷戰正酣,為了防止共產主義擴張、阻止中國利用萬隆會議擴大影響力,華府在幕後花了不少工夫,分化離間。一些與會的親美國家領袖,在峰會上高談亞非人民當前要務不是反對殖民主義,而是聯同美國反對共產主義,但中國代表周恩來力促亞非各國撇開意識形態分歧,本着求同存異精神,加強團結,終令會議取得成功,達成和平共處平等互惠等10項原則,被稱為「萬隆精神」。
時移世易,如今亞非國家所面對的地緣政治國際形勢,與當年萬隆會議時有天壤之別。在上周的亞非峰會,中日印尼三國領袖不約而同指出,全球經濟秩序在這60年間出現劇變,然而對於如何推動亞非合作共榮,側重點明顯有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會上強調的是確保地區安全、不以武力解決領土糾紛,以及透過締訂區域貿易協議帶來繁榮。然而東道主印尼總統佐科指出,關鍵是必須建立新的世界經濟秩序,「避免被一些國家集團主導」,又說全球經濟命運不應只由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及美日主導的亞洲開發銀行決定。這就清晰突出亞非一眾發展中國家,數十年來要求改革國際秩序遊戲規則的呼聲。
雖然佐科在講話中沒有點名提到中國牽頭的亞投行,但印尼就是亞投行創始成員國,雅加達政府急需數以百億美元資金發展基建計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今次亞非峰會上,強調要弘揚「萬隆精神」,推進世界均衡發展,推動「一帶一路」和亞投行的建設,正好呼應佐科的主張。習近平提出深化亞非合作、拓展南南合作以及推進南北合作的三點倡議,表示中國將於今年內對已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97%稅目產品給予零關稅待遇、繼續向發展中國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的援助。他強調,要推動發達國家切實履行援助承諾,在不附加政治條件下,加強支援發展中國家。
取信亞非
貫徹互惠共榮合作
這些為「萬隆精神」賦予新時代內涵的主張,既切合一眾發展中國家在21世紀的需要,也傳達重要的政治信息——中國沒有忘記昔日窮困時的舊兄弟。每當談到中國與非洲國家的歷史情誼,不少人都會憶起40年前中國政府如何大舉援建「坦桑尼亞—贊比亞鐵路」(坦贊鐵路),可是近五六年來,一連串涉及中資企業或中國公民的爭議,由2010年贊比亞中資煤礦槍擊案引爆排華潮,到緬甸的水壩工程爭議,還有年前的中國民眾在加納非法淘金等,都打擊中國與不少傳統亞非友邦的情誼。
然而,正如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所長陳須隆指出,雖然中國經濟發展了,綜合國力提升,但發展中國家屬性沒有改變。北京絕不可以讓亞非各國認為中國未富先驕、甚至只求地區稱雄,把昔日寒微時的伙伴,當成自己走上富強之路的踏腳石。中國要維護在國際外交舞台上的號召力,必須堅持自己站在發展中國家的一邊。今次亞非國家峰會,給習近平提供了一個平台,向一眾亞非舊友好,重申中國對自身發展的定位和外交立場。若說和平相處求同存異是60年前「萬隆精神」的核心,21世紀的「新萬隆精神」就是互惠合作共榮共贏。只要中國政府能好好貫徹這一精神,必能取信於亞非各國,化解他們對中國的戒心和疑慮。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