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葉劉師父評政改:謊言當不了真長青網文章

2015年04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4月24日 06:35
2015年04月24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史丹福大學民主與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兼胡佛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戴雅門(Larry Diamond)接受本報電郵訪問時指出,政改方案建議根本不值得被視為「政治改革」,他以小說《1984》比喻中共,可把「謊言」標籤成「真理」,「但一個標籤不會把它變成事實」。他認為,北京已否定所有改革的可能,又拒與泛民商議妥協方案,只把一個不民主的「選」特首方案強加於香港。「政治語言……是為了使謊言聽起來真實,使謀殺看起來可敬,令風看似堅固,那正好形容這個『政改方案』。」


明報記者 梁卓怡

「或許常委腦內永沒民主」

戴雅門是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的碩士論文導師,是研究民主制度著名的學者。對於現有在人大8.31框架下能否有改善空間,令特首選舉更接近民主?他說唯一的方法是取消提名委員會的表決程序,參選人取得120個提名即可出閘成為候選人,普選時採取「兩輪投票」或「排序複選」制,但他認為那不會發生,因人大框架已清楚顯示,在未來不會有民主,「現在沒有,2017沒有,或者在他們(人大常委)的腦裏是永遠也沒有」。


「現框架下競爭意義多大?」

他指政改方案建議特首候選人要得1200人提委會「把關」,指現在要問的不是方案是否民主,「每個人也知這它不是(民主)」。他認為,現在反而要問,現有方案能否把香港「輕輕推向」一個具意義的政治競爭。不過,他坦言對這個可能性深抱懷疑,因為北京至今仍十分「沉溺(obsessed)」於政治規則和規範。


政府指提委提名候選人時,要考慮到民意,而提委投「暗票」揀候選人「出閘」,可增加泛民出閘的機會。不過,戴雅門認為,在今天北京的姿態來說,「以上沒有一個情况是可行的」。他指目前泛民主派只餘一些令人沮喪的選擇,一是在2017年動員推舉一名獲公眾支持參選人「入閘」,以突顯候選人不能「出閘」的「騙局」,令北京尷尬;另一個選擇是否決方案,「這也似乎是很多泛民現在傾向的做法」。


他指現有的「政改方案」會產生2至3名候選人,可以引起「一些競爭」,但他認為在現有框架下,候選人最終只會是中央接納,「那樣的競爭會是有多大意義?」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