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近年香港新股市場幾乎完全被中資企業壟斷,令香港投行生態亦因此出現大變化,有投行界人士坦言,除中資行熱中「外資」投行家名牌外,為拉關係取得大型項目,中外投行均傾向聘請「有關係」的官二代或富二代,令一眾本地投行家漸被邊緣化。
為搶市佔 中資行挖角成風
雖然近年「大國崛起」,不少國企民企都堪與國際性大型企業比肩,惟中資投行卻一直被外資遠遠拋離,因此部分投行希望透過聘請在外資行任職的「海歸」,一方面其內地背景較易融入,同時希望可藉此引入外資的經驗。
以目前中資投行龍頭中金為例,早年曾聘請曾在摩根大通、麥格理及中銀國際任職、被稱為「中國通」的凌瀚燊(Marshall Nicholson)任總經理,惟「實驗」在他去年離職時已宣告失敗;另一重點例子則是獲工銀國際重金禮聘的前德銀中國區主席張紅力,惟該行投行業務暫未見有顯著改善。
有投行界人士稱,中資與外資投行文化衝突極大,外資大多依靠「品牌」以及投行家的工作效率,中資則更加側重透過各種關係取得項目或生意,因此不少外資投行家轉戰中資後均如「武功盡廢」。
他又指,即使外資大行,為吸納中資企業生意,亦需要大量聘請官二代或富二代,只是礙於外國監管機構嚴打才有所收歛,中資行則更橫行無忌,因此本地投行家均寧願尋找更佳出路。
為搶市佔 中資行挖角成風
雖然近年「大國崛起」,不少國企民企都堪與國際性大型企業比肩,惟中資投行卻一直被外資遠遠拋離,因此部分投行希望透過聘請在外資行任職的「海歸」,一方面其內地背景較易融入,同時希望可藉此引入外資的經驗。
以目前中資投行龍頭中金為例,早年曾聘請曾在摩根大通、麥格理及中銀國際任職、被稱為「中國通」的凌瀚燊(Marshall Nicholson)任總經理,惟「實驗」在他去年離職時已宣告失敗;另一重點例子則是獲工銀國際重金禮聘的前德銀中國區主席張紅力,惟該行投行業務暫未見有顯著改善。
有投行界人士稱,中資與外資投行文化衝突極大,外資大多依靠「品牌」以及投行家的工作效率,中資則更加側重透過各種關係取得項目或生意,因此不少外資投行家轉戰中資後均如「武功盡廢」。
他又指,即使外資大行,為吸納中資企業生意,亦需要大量聘請官二代或富二代,只是礙於外國監管機構嚴打才有所收歛,中資行則更橫行無忌,因此本地投行家均寧願尋找更佳出路。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