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推倒股市挫泛民 後果難料長青網文章

2015年04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4月23日 06:35
2015年04月2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股市大時代,可寫的題材俯拾皆是,本周雖已寫了三篇,但仍欲罷不能。先來個小結。


「大時代」由滬港通揭開序幕,A股為主戰場,以炒AH股價差作主題,北水南來,帶動市場的樂觀情緒;到了人民銀行在周日降低存款準備金率,釋出巨額流動性,令A股市場節節向上。


經濟未康復 放水不會停

當前大陸實體經濟表現差,政府工作的重心放在撐經濟,要保持7%的增長(政府工作報告),為此,政府短期內需要釋放大量流動性以穩住陣腳、保住經濟,並創造足夠的就業崗位。


人民銀行上周日降準,是要配合政府撐經濟,搞活股市只是「副產品」,換句話說,當實體經濟一日未「恢復健康」,央行會繼續放水,股市也會繼續受惠。


A股市場的旺景,不是因為經濟表現理想、企業盈利優異;升市主要是由資金帶動。一旦實體經濟回復元氣,央行可以停止放水,屆時A股就應該是進入轉勢的時刻。


人行這次「放水」,有另一種分析,是認為香港政改報告如果被泛民否決,大陸的政治資金會推跌股市,嫁禍泛民,令他們在選舉中失利。若此說成立,人行降準釋出的資金是「政治資金」,為政改護航,兼可作為打擊泛民的彈藥、維持香港的政治秩序,算是「維穩費」的一種。


股市失控 大陸資金最傷

以目前香港每天2000億大陸逾萬億元的成交量,以「政治資金」去調控股市,這筆資金必須非常龐大。除了資金要充裕,以目前的政經環境,以股市去維穩是否有需要?


在香港回歸前,大陸不時借助言文攻勢製造緊張氣氛,令股市出現震盪,這種手法,也是中方向英方施壓的一張王牌。


但時移世易,當年的股市中國資金微不足道,跌市與大陸何干?現在港股已經一片紅,大陸利益集團在香港股市盤根錯節,推跌股市最傷的是大陸資金。而且,以跌市傷泛民,過程迂迴,也不一定收效,何苦而為?當前的股市,其起跌是毋須跟香港政改掛上鈎的。


[陳景祥 齊物論]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