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的民意調查發現,市民對本港新聞自由的滿意淨值為17個百分點,較半年前大跌13個百分點;傳媒整體的公信力評分得5.72分(最高10分),同時有逾半數受訪者認為港媒存在自我審查,47%人認為傳媒在「批評港府時有顧忌」,是破紀錄新高。另外,近八成受訪者認為電視是主要新聞來源,但電視新聞的表現淨值為36個百分點,亦是調查自1993年有紀錄以來最低。
學者:傳媒監察政府不足「定了型」
受訪者認為港媒「在批評特區政府時有所顧忌」的比率,2013年起一直有增無減(見圖)。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表示,港人在過去兩至三年認為新聞傳媒對政府監察不足似乎是「定了型」,尤其在特首梁振英上任後,政府施政出現不少混亂,傳媒的批評未必能成正比,舉例如去年10月梁振英被揭發無申報與澳洲UGL公司簽訂協議一事,他稱港媒的批判力度亦略見溫和。
港大民研於本月13至16日透過電話訪問1024名市民,發現相對半年前(去年9月底)、即「「佔領運動」初期的調查,受訪者對新聞自由的滿意淨值(即滿意率減不滿意率),由30個百分點跌至17個百分點;認為傳媒報道盡責的有26%,不負責任的則有32%,較半年前升6個百分點。調查又發現,逾五成受訪者認為港媒有自我審查,較半年前升5個百分點;另有近58%認為港媒在批評中央時有顧忌,數字與上次調查相若。同時,有47%認為港媒在批評港府時有顧忌,較半年前微升1個百分點,是1997年9月有紀錄以來的新高。
互聯網成新聞來源第二位
同時,港人在佔領運動期間,也催生不少網媒的瀏覽與點擊量。調查指有55%受訪者認為互聯網是主要新聞來源,較半年前增8個百分點,也超前了報章的地位,首次進佔主要新聞來源的第二位。不過,受訪者繼續認為電視是最主要的新聞來源,但其滿意淨值下跌6個百分點,跌至36個百分點,是自1993年上述調查有紀錄以來最低,電台則微升3個百分點,升至44個百分點。
學者:傳媒監察政府不足「定了型」
受訪者認為港媒「在批評特區政府時有所顧忌」的比率,2013年起一直有增無減(見圖)。浸會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杜耀明表示,港人在過去兩至三年認為新聞傳媒對政府監察不足似乎是「定了型」,尤其在特首梁振英上任後,政府施政出現不少混亂,傳媒的批評未必能成正比,舉例如去年10月梁振英被揭發無申報與澳洲UGL公司簽訂協議一事,他稱港媒的批判力度亦略見溫和。
港大民研於本月13至16日透過電話訪問1024名市民,發現相對半年前(去年9月底)、即「「佔領運動」初期的調查,受訪者對新聞自由的滿意淨值(即滿意率減不滿意率),由30個百分點跌至17個百分點;認為傳媒報道盡責的有26%,不負責任的則有32%,較半年前升6個百分點。調查又發現,逾五成受訪者認為港媒有自我審查,較半年前升5個百分點;另有近58%認為港媒在批評中央時有顧忌,數字與上次調查相若。同時,有47%認為港媒在批評港府時有顧忌,較半年前微升1個百分點,是1997年9月有紀錄以來的新高。
互聯網成新聞來源第二位
同時,港人在佔領運動期間,也催生不少網媒的瀏覽與點擊量。調查指有55%受訪者認為互聯網是主要新聞來源,較半年前增8個百分點,也超前了報章的地位,首次進佔主要新聞來源的第二位。不過,受訪者繼續認為電視是最主要的新聞來源,但其滿意淨值下跌6個百分點,跌至36個百分點,是自1993年上述調查有紀錄以來最低,電台則微升3個百分點,升至44個百分點。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