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世界之都——倫敦長青網文章

2015年04月2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4月22日 06:35
2015年04月22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某國際銀行與某香港上市公司老闆打官司,涉及對聯交所《上市規則》的詮釋,但由於合同定明糾紛要由英國法院處理,訴訟遂於倫敦進行。雙方各邀請專家證人就有關的上市規則條文提供解釋,經過三輪交換書面意見之後,其實專家之間已經沒有什麼分歧,惟未能正式承認完全同意所有的觀點。我是其中一方的證人,上星期六來了倫敦,準備昨天(星期二)到法庭,卻在星期一晚上收到電郵:訴訟雙方達成和解協議,案件不用開庭!千里迢迢來到,幸好英國4、5月的天氣甚好,周圍逛逛也是件賞心樂事。


新舊商店 旺區並立

倫敦之行,應該從落機、步入希斯路機場說起。國泰航空用的是第三號大樓(Terminal 3),1961年落成,不太新也不太舊,內部略呈疲態、但依然足夠應付現今的需要。舉個普通的例子,接機大堂最當眼的商店是WH Smith,主要賣報紙雜誌和飲料零食。這間歷史悠久的連鎖店,相信對很多曾經到英國念書或是旅遊公幹的香港人都不會陌生。機場裏面的分店,裝修和佈置彷彿停留在幾十年前(見上圖):扮雲石色的白色膠地板、笨拙的大型雪櫃、刺眼的普通白光光管燈。從香港人的角度,很難想像看來如此落伍的商店可以在人流旺區繼續經營,但在英國這就再自然不過。


海德公園 滿耳萬國語言

今次在倫敦逗留的時間比較長,沒有住酒店,在海德公園附近租了一間小房子,又毗鄰Knightsbridge購物區,真的是靜中帶旺。有點意外的是這邊的便利店會售賣阿拉伯文報紙、咖啡店會提供中東流行的水壺煙斗,在街上四處可見中東人。除此之外,還有其他歐洲各國人士、非洲人、俄羅斯人等,反而不是很多中國大陸人士。昨天第一次聽到有人說普通話,但原來他們是馬來西亞華人。帶小朋友去海德公園的兒童遊樂場玩,聽到其他父母和孩子講的是萬國語言。在公園看到踏單車的有黑人、白人、黃種人,連小賣亭的工作人員都是位波蘭移民。(波蘭加入歐盟之後,很多年輕人來了倫敦,主要從事酒店及餐飲等對語言及服務水平較有要求的行業。)


正因如此,倫敦可以號聲世界之都:她不用盲目追求最新的硬件,單是靠全球人才與消費的百川匯集,從較高增值的金融、法律服務,到全方位的教育產業,以至最基本的勞動力,都開放吸引外國人來。怪不得有位朋友曾經感嘆形容:倫敦什麼都有,就是沒有多少英國人!


法律界人士

[李律仁 法律金融]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