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今日公布2017年特首普選具體方案。本來,有機會實現普選,對本港市民來說是值得高興的進展,因為港人爭取普選超過30年,一旦見諸落實,實際上就是圓了普選夢;只是泛民議員不接受 8.31決定框架的規定,聲言將否決方案,因此普選夢有可能仍然停留在夢境。若說政治上有絕對的對錯,那是不成熟的表現;有8.31框架是否就不能落實普選,推進民主進程?只要從更寬廣角度思考審視,或許會得到不同的答案。
王光亞允認真考慮
把握機會實質商討
近日國家副主席李源潮、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在北京接見本港訪京團體,兩人被引述的說法顯示,政改方案按8.31決定的框架設計,中央在原則問題上不會退讓。可是,泛民議員一再重申,只要是按8.31決定設計的政改方案,他們都會否決。中央與泛民立場南轅北轍,若無變化,則今次政改極可能從未經過實質討論就已告吹。這樣的結局,許多人會不甘心,難道一代人的普選夢就這樣付諸流水?這是許多人難以接受的事實。
政府公布政改方案之後,將動員問責班子到各區宣傳,官員不諱言這是打民意戰,意圖通過民意倒逼泛民議員,爭取他們之中部分改變立場,使政改方案在立法會獲得足夠票數通過。泛民陣營的反制舉措暫時未見端倪,但是一般相信泛民不會甘於捱打,一定會有行動爭取市民認同和支持。因此,未來兩個多月,政府與泛民之間開打民意戰,整體社會將陷入躁動不安;這會否重演類似去年的大規模群衆運動,目前無法預估,可是社會再被剝一層皮,似乎難以避免。
民意戰目的為爭取市民支持,實際上對縮窄差距,尋求從根本上消弭分歧並無助益,反之可能擴大雙方的鴻溝。因此,民意戰並非促使政改方案通過的上策,實質商討才是更恰當選擇。政改歷程到這個階段,可供討論的空間已經極其有限,不過在中央不作「無原則讓步」的前提下,若泛民願意討論,相信應該還有可以持續推進民主進程的空間。
王光亞在北京接見本港團體時,新任民建聯主席李慧琼當面提出,希望他可與全體立法會議員見面,爭取議員回心轉意支持政改。據李慧琼引述王光亞的話說,中央政府有決心及信心在香港落實普選特首,他會認真考慮與全體立法會議員見面的建議。這是政改陷於僵局以來,可能出現實質商討的另一次正面信息,期望王光亞安排與立法會議員,特別是與泛民議員會面,盡最後努力爭取更多議員支持政改方案。
泛民議員對王光亞釋出認真考慮見面的信息,除了個別政團仍然堅持撤回8.31決定才會商討之外,有更多政團都回應贊成溝通,更有政團提出仿效去年中聯辦官員在政府總部分批見泛民政團的模式;期望在政改轉入直路階段,泛民政團採取較務實取態,嘗試為普選找到出路。再一次有機會與京官商討政改,泛民議員無必要再宣示什麼「不撤回8.31決定就冇得傾」等,應該走出擺姿態狀態,回歸現實,務實探討落實普選、推進民主進程的選舉安排。具體而言,現階段泛民議員有兩件事值得注意。
再聯署綑綁恐誤事
應準備提具體訴求
首先,泛民議員不應該再搞什麼聯署綑綁,特別是今日政府公布政改方案之後,勿做這件事。本來,基本法委員會主任委員李飛趁來港出席《基本法》頒布25周年活動準備與議員會面,但是因為泛民議員搞聯署而告吹;今次應該汲取教訓,若再因為一些小動作而誤事,那就是泛民議員沒有溝通誠意了。其次,若會面成事,無論採取什麼方式,泛民議員應該盤算好提出具體訴求,最好有正式書面文件,一方面收白紙黑字立此存照之效,另外也便於向市民交代,消除不必要猜測和疑慮。
泛民議員倘若要否決政改方案,只要在立法會表決時按下「反對」按鈕就可以了,絕無難度。但是,對於許多期望一人一票選特首的市民,這個舉手之勞,卻是無情的剝奪了他們的權利!特別是否決政改方案之後,泛民議員還有什麼辦法推動民主進程,使普選特首夢想成真?這些日子以來,未聽聞他們有什麼良方妙法,難道實現普選還要再等另一個30年?因此,從推進民主進程角度,泛民議員勿輕言否決政改方案,應該思考是否先把一人一票拿到手,然後策劃一步或兩步走,使特首普選達至更公平合理的選舉安排。若爭取普選從頭再來,則蹉跎歲月,不知道何年何月才有望落實普選的可能性很大,期望泛民議員以開放思維好好想一想,勿不自覺地成為「普選殺手」。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王光亞允認真考慮
把握機會實質商討
近日國家副主席李源潮、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在北京接見本港訪京團體,兩人被引述的說法顯示,政改方案按8.31決定的框架設計,中央在原則問題上不會退讓。可是,泛民議員一再重申,只要是按8.31決定設計的政改方案,他們都會否決。中央與泛民立場南轅北轍,若無變化,則今次政改極可能從未經過實質討論就已告吹。這樣的結局,許多人會不甘心,難道一代人的普選夢就這樣付諸流水?這是許多人難以接受的事實。
政府公布政改方案之後,將動員問責班子到各區宣傳,官員不諱言這是打民意戰,意圖通過民意倒逼泛民議員,爭取他們之中部分改變立場,使政改方案在立法會獲得足夠票數通過。泛民陣營的反制舉措暫時未見端倪,但是一般相信泛民不會甘於捱打,一定會有行動爭取市民認同和支持。因此,未來兩個多月,政府與泛民之間開打民意戰,整體社會將陷入躁動不安;這會否重演類似去年的大規模群衆運動,目前無法預估,可是社會再被剝一層皮,似乎難以避免。
民意戰目的為爭取市民支持,實際上對縮窄差距,尋求從根本上消弭分歧並無助益,反之可能擴大雙方的鴻溝。因此,民意戰並非促使政改方案通過的上策,實質商討才是更恰當選擇。政改歷程到這個階段,可供討論的空間已經極其有限,不過在中央不作「無原則讓步」的前提下,若泛民願意討論,相信應該還有可以持續推進民主進程的空間。
王光亞在北京接見本港團體時,新任民建聯主席李慧琼當面提出,希望他可與全體立法會議員見面,爭取議員回心轉意支持政改。據李慧琼引述王光亞的話說,中央政府有決心及信心在香港落實普選特首,他會認真考慮與全體立法會議員見面的建議。這是政改陷於僵局以來,可能出現實質商討的另一次正面信息,期望王光亞安排與立法會議員,特別是與泛民議員會面,盡最後努力爭取更多議員支持政改方案。
泛民議員對王光亞釋出認真考慮見面的信息,除了個別政團仍然堅持撤回8.31決定才會商討之外,有更多政團都回應贊成溝通,更有政團提出仿效去年中聯辦官員在政府總部分批見泛民政團的模式;期望在政改轉入直路階段,泛民政團採取較務實取態,嘗試為普選找到出路。再一次有機會與京官商討政改,泛民議員無必要再宣示什麼「不撤回8.31決定就冇得傾」等,應該走出擺姿態狀態,回歸現實,務實探討落實普選、推進民主進程的選舉安排。具體而言,現階段泛民議員有兩件事值得注意。
再聯署綑綁恐誤事
應準備提具體訴求
首先,泛民議員不應該再搞什麼聯署綑綁,特別是今日政府公布政改方案之後,勿做這件事。本來,基本法委員會主任委員李飛趁來港出席《基本法》頒布25周年活動準備與議員會面,但是因為泛民議員搞聯署而告吹;今次應該汲取教訓,若再因為一些小動作而誤事,那就是泛民議員沒有溝通誠意了。其次,若會面成事,無論採取什麼方式,泛民議員應該盤算好提出具體訴求,最好有正式書面文件,一方面收白紙黑字立此存照之效,另外也便於向市民交代,消除不必要猜測和疑慮。
泛民議員倘若要否決政改方案,只要在立法會表決時按下「反對」按鈕就可以了,絕無難度。但是,對於許多期望一人一票選特首的市民,這個舉手之勞,卻是無情的剝奪了他們的權利!特別是否決政改方案之後,泛民議員還有什麼辦法推動民主進程,使普選特首夢想成真?這些日子以來,未聽聞他們有什麼良方妙法,難道實現普選還要再等另一個30年?因此,從推進民主進程角度,泛民議員勿輕言否決政改方案,應該思考是否先把一人一票拿到手,然後策劃一步或兩步走,使特首普選達至更公平合理的選舉安排。若爭取普選從頭再來,則蹉跎歲月,不知道何年何月才有望落實普選的可能性很大,期望泛民議員以開放思維好好想一想,勿不自覺地成為「普選殺手」。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