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昨跌454點,收報27,561點,成交金額2376億元。內地今天將公布首季經濟數據,從已公布進出口、通脹、貨幣數據顯示,外內需求疲弱,即使在沒有期望下,最終也可能帶來驚嚇,甚至對中港股市帶來一番震盪,但相信會極為迅速短暫,不妨把握時機低吸。
人行公布,3月份M2及M1增速皆低於預期;新增人民幣貸款稍高,首季3.7萬億元更是2009年來最高,但上月社會融資規模遠低預期,經濟貸款需求疲弱,加上早前公布的進口和通脹數據,突顯內部經濟面不濟。
開放資本帳前炒起股市
不過,整體來看,人民生活還是不錯,收入及環境都改善,加上A股升勢主要由流動性推動,經濟再差一些,影響不了對股市的熱情。對於外資,更不用說,一直對內地經濟看法審慎,反而中央鬆手,出手救樓市、推寬鬆貨幣政策,避免了經濟失速,經濟數據疲弱,只會加強寬鬆預期,不影響投資。首季人民幣貸款佔社會融資規模大增,反映表外融資大減,轉移至表內,降低金融體系風險,有利A股風險溢價定價。
內地有媒體報道,推測中國今年可能取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額度,其實這機會也不小,以此來看,讓A股再炒得熱烘烘也見得合理。內地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步伐不快不慢,外匯局剛公布,今年6月起,放寬資本市場外商投資限制,可以自由選擇資本結匯時間;面對出口承受壓力,人行堅守匯率穩定,一切似是為了令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IMF)的特別提款權(SDR),及A股可以納入MSCI指數鋪路。
倘若加快開放資本項目可兌換,倒不如自己先令股市炒得火熱,免得熱錢湧入,餵飽後拍拍屁股獲利走人。倘QFII及港股通額度可以加大甚至取消,應可應付更多南向資金流,港股近期狂熱將僅是開始,未算被沖昏頭腦。
B股成交額低 難搶走港股資金
股市急升,加上機構大手配售及沽貨消息,公司或趁高抽水,令大市出現回吐,也是合理。即使有指AH股急升後,B股成為「估值低窪」,令炒風轉向B股,但以B股每日成交只得數億元,相信難以影響資金對港股熱情。
當然,當利好消息一切逐步發生,便要提防,畢竟大家放大港股估值及認為H股便宜,只是基於相對A股及存有折讓,也是面向南下資金,人民幣及港元資產對外資,便不是便宜的一回事。
港交所可分段吸
短期放眼,港股乃以資金推動向上預期,港交所(0388)受惠程度最大。值得留意,2010年至2012年期間,港交所每次隨着港股低位大幅回升,都會觸發重估遊戲,而剛好股價高出目標價兩成多至三成多,港交所接近見頂。
再數,2007年港股直通車消息,令港交所一直飈升,券商一直追住上調目標,價差高達60%,股價才可以見頂。目前平均目標價242元,以現價285元,高出目標不足18%,未到近年高峰兩三成水平,與2007年更是有一大段距離。雖然半個月狂升五成,但只要是氣氛不急速冷卻,還是可分段吸納。
[江宗仁 還看今朝]
人行公布,3月份M2及M1增速皆低於預期;新增人民幣貸款稍高,首季3.7萬億元更是2009年來最高,但上月社會融資規模遠低預期,經濟貸款需求疲弱,加上早前公布的進口和通脹數據,突顯內部經濟面不濟。
開放資本帳前炒起股市
不過,整體來看,人民生活還是不錯,收入及環境都改善,加上A股升勢主要由流動性推動,經濟再差一些,影響不了對股市的熱情。對於外資,更不用說,一直對內地經濟看法審慎,反而中央鬆手,出手救樓市、推寬鬆貨幣政策,避免了經濟失速,經濟數據疲弱,只會加強寬鬆預期,不影響投資。首季人民幣貸款佔社會融資規模大增,反映表外融資大減,轉移至表內,降低金融體系風險,有利A股風險溢價定價。
內地有媒體報道,推測中國今年可能取消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額度,其實這機會也不小,以此來看,讓A股再炒得熱烘烘也見得合理。內地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步伐不快不慢,外匯局剛公布,今年6月起,放寬資本市場外商投資限制,可以自由選擇資本結匯時間;面對出口承受壓力,人行堅守匯率穩定,一切似是為了令人民幣納入國際貨幣基金(IMF)的特別提款權(SDR),及A股可以納入MSCI指數鋪路。
倘若加快開放資本項目可兌換,倒不如自己先令股市炒得火熱,免得熱錢湧入,餵飽後拍拍屁股獲利走人。倘QFII及港股通額度可以加大甚至取消,應可應付更多南向資金流,港股近期狂熱將僅是開始,未算被沖昏頭腦。
B股成交額低 難搶走港股資金
股市急升,加上機構大手配售及沽貨消息,公司或趁高抽水,令大市出現回吐,也是合理。即使有指AH股急升後,B股成為「估值低窪」,令炒風轉向B股,但以B股每日成交只得數億元,相信難以影響資金對港股熱情。
當然,當利好消息一切逐步發生,便要提防,畢竟大家放大港股估值及認為H股便宜,只是基於相對A股及存有折讓,也是面向南下資金,人民幣及港元資產對外資,便不是便宜的一回事。
港交所可分段吸
短期放眼,港股乃以資金推動向上預期,港交所(0388)受惠程度最大。值得留意,2010年至2012年期間,港交所每次隨着港股低位大幅回升,都會觸發重估遊戲,而剛好股價高出目標價兩成多至三成多,港交所接近見頂。
再數,2007年港股直通車消息,令港交所一直飈升,券商一直追住上調目標,價差高達60%,股價才可以見頂。目前平均目標價242元,以現價285元,高出目標不足18%,未到近年高峰兩三成水平,與2007年更是有一大段距離。雖然半個月狂升五成,但只要是氣氛不急速冷卻,還是可分段吸納。
[江宗仁 還看今朝]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