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IB讀什麼? 功課佔分多 畢業交論文長青網文章

2015年04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4月14日 21:35
2015年04月14日 21: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選讀IBDP的學生,需要修讀6個學科及一組核心科目(詳見附表一),以培養學生建立批判思考、國際視野,達至全人發展。拔萃男書院國際文憑統籌胡家麟表示,IBDP的工作量很重,是一個「tough program」,「學生決定選讀前要清楚了解整個課程內容,不要見師兄考到高分便轉讀」,他說,IBDP不是逃避考DSE的選擇,學生要考慮是否適合自己。


「要考慮是否適合自己」

於拔萃男書院就讀Grade 12、應屆IB考生楊易霖說,Grade 10時剛轉讀IB時很辛苦,難以適應新的學習模式,加上要讀9科,感到十分吃力,直至Grade 11時才開始掌握。他甚至認為,他比讀新高中課程的同學更忙碌,主要是由於評核方法不同﹕DSE的考試比重較多,而IBDP的功課佔分亦多(詳見附表二),平日亦需很努力,「大部分功課都需要做很多資料蒐集,而且毋須即時交,因此要好好計劃、分配時間,To-do-list隨身。」


舉例說,學生需要自訂題目,完成一篇4000字的畢業論文,建議用40小時完成;不了解IB課程的學生可能以為只花三晚通宵便可胡混交貨,但有今屆IB考生就於去年暑假開始蒐集資料。


訂題目蒐資料 長時間準備

於香港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就讀Grade 12的應屆畢業生高毓霞,近日剛遞交了畢業論文,「我對政策有興趣,因此以房屋政策為題目,一有時間就會寫,平日看到相關新聞亦會多留意」。而在遞交之前,亦需要交一至兩次草稿給導師,她亦會與同學交換互評。


熟讀定義 考試重實例論證

除此之外,每個學科都要做不同的功課及報告。例如地理科,她曾做過有關香港最貴地段的研究,需要實地到尖沙嘴考察,記錄商舖的種類及分析;另外5月亦須考試,她形容,雖然有過往考試題目參考,但真正考試的試題一定不會相同,雖然沒有標準答案,但有很多基本資料需要記背,熟讀字詞定義、圖表等,例如環境科學科的diversity、ecosystem、evolution等定義,考筆試時要靈活應用,再配合例子分析。


多留意時事 活用例子

「例如題目問To what extent do you agree economic growth improves living standard,並沒有標準答案,但需要先定義economic growth及living standard,以顯現對此題目的認知」,她說,要舉實例去支持自己的論點,因此平日要多留意本地及國際時事;另外,從同學們的研習報告中,亦能擴充「例子庫」,譬如瀕危動物的研究,人人的選擇都不同,從同學的匯報中就能認識更多物種。


非單向授課 堂上多討論

IBDP講求學生的主導性,在拔萃男書院就讀Grade 10的趙敬鏗,讀了IBDP預備班大半年,他表示,上堂的模式與從前不一樣,「感覺很自由,坐哪裏都可以」,而老師的態度亦較開放,課堂上有很多討論,而非老師單向地授課,「不是spoon-feed,需要更主動及自律,才有助學習」。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