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論盡教育﹕你願意退後一步嗎?長青網文章

2015年04月1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4月14日 06:35
2015年04月14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報章或教育刊物,最常見的幾個詞是「怪獸家長」、「港孩」、「輸在起跑線」,好多紙上教育專家整天在這幾個詞盤旋,雞啄唔斷。王師奶睇到悶,尤其最多人講的「輸在起跑線」,更是悶中之悶。有些專家話三歲是學語文最佳時刻,經濟能力好的家長就普通話、英語,甚至法語填、填、填,為的就是不想輸在起跑線。


為贏在起跑線 三歲猛學語言

王師奶要扮專家,解釋何謂起跑線,這是徑賽的一個術語,比賽開始時,選手站在同一線上,等候號令員指示起步,這條線就叫起跑線。最公平是所有選手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香港百幾萬個學生,人人都要站在最前面,驚死執輸,「不輸在起跑線」心態就這樣形成。遠的不說,看看每年黃大仙祠爭上頭炷香的激烈場面,為的就是要贏;不輸在起跑線,除了要贏,還有就是怕輸。不在同一起跑線是否真的如此重要呢?這和競賽的路程有關,路程愈短,影響愈大,例如100公尺短跑,世界紀錄的時速是9.58秒,速度如電光火石,落後於起跑線一步都輸梗;如果這場是馬拉松長跑,就算在起跑線輸了十步八步,也屬等閒事,不影響勝負。從幼稚園到大學,讀書是差不多20年的事,這是一場學習的馬拉松賽事,講的是毅力和韌力,輸在起跑線不代表失敗。即使你站在起跑線前面20公尺,千萬不要沾沾自喜,勝利不一定屬於你,因為後面大把有實力的選手正趕上來。既然如此,何必為起跑線這方寸之地爭餐懵!


學習是長跑 講求毅力

競爭原是動物的生存本能,不想執輸心態並非罪過,但為不輸在起跑線而接受不合理的措施根本就是自虐、自殘。一個四、五歲的小孩,一天內上、下午分別在不同的幼稚園上課,在商場內匆匆換校服,午餐也沒時間吃,為的是多學些英文。周末周日原應是最輕鬆的休息日,可是香港學生卻是最忙的一天,鋼琴、芭蕾舞是例牌,游泳、跆拳道、少林功夫,還有參加一單又一單披着文化羊皮的乜學術,物學術比賽,實則是投家長所需,收集有名無實的所謂獎狀,有助申請學校。「文化商人」得其所哉,騙人者有術,被騙者開顏,託的是「不輸在起跑線」的福。


如果家長們要的是公平競賽,何不大家都不搶先!明知20年學習期根本是一場長跑,早一步遲一步與結局的輸贏無關,何不退後一步,給自己子女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走筆至此,牛頭角順嫂問我是否「黐」了,竟然提出如此「無志氣」建議。


不是普通師奶,家中米缸有幾多斤唔知,但對香港教育界有幾多牛鬼蛇神,

作者簡介﹕有幾多「嗚喱單刀」措施,卻一清二楚。「論盡教育」絕不手軟


文﹕王師奶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