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至今已有不少關於亞投行的評論;無論從國際政治經濟外交的整體佈局來說,不少學者和觀察家(包括美國前財長和哈佛大學校長Larry Summers)都認同亞投行這個發展的重要性。
亞洲基建需求缺口大
眾所周知,美國在初期試圖勸阻它的盟友們加入亞投行,認為中國會威脅到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然而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國家陸續加入後,美國的態度有所轉變。雖然不能說亞投行的成立會直接威脅到美國,但在全球經濟政治的大格局中,無可否認是開始另闢了一條路徑。
除了政治上的因素,新興市場目前的基礎建設、投資是遠遠不夠的,中國牽頭的亞投行,可以向世界輸出「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縱使這個模式成效仍有爭論),推動新興國家的基建發展。從經濟方面看,亞投行的法定資本為1000億美元,亞洲基建投資需求達到8萬億美元,融資缺口大,和ADB、世銀、IMF等等合作的空間不小。大型基建需要長遠的投資,由政府而非私人市場牽頭,因為社會回報可能高於經濟回報,政府牽頭可能帶動商業銀行的參與(畢竟,在新興市場做生意,政府層面的跨國合作,效益可能比私人市場單打獨鬥高)。同時,逾50個國家的加入,可以提高管理透明度和效率,達到國際高標準。
無論是透過輸出資本、影響力、服務業,中國都在逐漸擴大國際影響力。然而這並非為了影響而影響,是因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到這一步,需要通過金融經濟改革與世界接軌。為何美國在金融海嘯後,依然國力強大,美元認受性不減,因為它具備足夠的國際影響力。
港應抓緊參與平台機會
亞投行是中國擴大國際影響力重要的一步棋,中短期內,雖難以挑戰美國和美元的霸主霸權的地位,卻可以一步一步慢慢來,包括其他的舉措,如金磚銀行、絲路基金、和亞洲自貿區等。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利用亞投行這個融資平台「資金走出去」,金融和其他服務性行業都有機會受益。回報如何很難量化,但筆者認為香港不應貿貿然放棄參與這個重要平台的機會。
[黃元山 經管人語]
亞洲基建需求缺口大
眾所周知,美國在初期試圖勸阻它的盟友們加入亞投行,認為中國會威脅到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然而以英國為首的歐洲國家陸續加入後,美國的態度有所轉變。雖然不能說亞投行的成立會直接威脅到美國,但在全球經濟政治的大格局中,無可否認是開始另闢了一條路徑。
除了政治上的因素,新興市場目前的基礎建設、投資是遠遠不夠的,中國牽頭的亞投行,可以向世界輸出「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縱使這個模式成效仍有爭論),推動新興國家的基建發展。從經濟方面看,亞投行的法定資本為1000億美元,亞洲基建投資需求達到8萬億美元,融資缺口大,和ADB、世銀、IMF等等合作的空間不小。大型基建需要長遠的投資,由政府而非私人市場牽頭,因為社會回報可能高於經濟回報,政府牽頭可能帶動商業銀行的參與(畢竟,在新興市場做生意,政府層面的跨國合作,效益可能比私人市場單打獨鬥高)。同時,逾50個國家的加入,可以提高管理透明度和效率,達到國際高標準。
無論是透過輸出資本、影響力、服務業,中國都在逐漸擴大國際影響力。然而這並非為了影響而影響,是因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到這一步,需要通過金融經濟改革與世界接軌。為何美國在金融海嘯後,依然國力強大,美元認受性不減,因為它具備足夠的國際影響力。
港應抓緊參與平台機會
亞投行是中國擴大國際影響力重要的一步棋,中短期內,雖難以挑戰美國和美元的霸主霸權的地位,卻可以一步一步慢慢來,包括其他的舉措,如金磚銀行、絲路基金、和亞洲自貿區等。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利用亞投行這個融資平台「資金走出去」,金融和其他服務性行業都有機會受益。回報如何很難量化,但筆者認為香港不應貿貿然放棄參與這個重要平台的機會。
[黃元山 經管人語]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