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近期身邊不少朋友都在追看電視劇《導火新聞線》,看完還會興致勃勃的將劇中一些精彩對白放上面書,這種「煲劇」的熱情,確實有點久違了,然而任憑觀眾如何叫好,也不能為產出這些劇集的香港電視拿到電視牌照,現實就是荒誕至此。
政府不續牌予亞洲電視,本是這屆政府罕有地符合民情民意的一個決定,但當局訂出的「後亞視」部署,尤其是主動「邀請」香港電台在亞視牌照結束後,代替亞視在兩條模擬頻道廣播,明眼人也看到,這對港台來說,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此決定的背後動機怎能不令人生疑。
香港電台在2015/16年度的總預算開支為8億2300萬元,當中用於公共事務及綜合電視節目的開支,佔4億1400萬,其餘是電台、教育電視及新媒體方面的支出。這4億多元,僅夠港台製作1303小時的電視節目製作時數。以一年365日每日共24小時計,將來港台要應付的,卻是全年共8760小時的廣播,即為現時該台每年總製作時數的5倍多。以港台電視部刻下的資源人手和製作能力,他們怎麼可能在短短一年內令產量翻五番?政府是否會增撥相應的資源,讓港台大量招聘人手及增添器材,大量製作以應付未來廣播的需要?諷刺的是,到現在,港台高層仍未收到明確的信息和指示,應如何去幹這番大事。
按這軌迹預測,港台到接手進行模擬廣播之時,難免要沿用亞視的板斧,重複又重複的重播新舊節目,又或每日只能作有限時數的廣播。那麼珍貴的大氣電波資源,又要被白白浪費好幾個年頭。
到底,誰是摧毁香港電視業的劊子手,倒明顯不過。
作者是資深傳媒工作者
政府不續牌予亞洲電視,本是這屆政府罕有地符合民情民意的一個決定,但當局訂出的「後亞視」部署,尤其是主動「邀請」香港電台在亞視牌照結束後,代替亞視在兩條模擬頻道廣播,明眼人也看到,這對港台來說,這幾乎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此決定的背後動機怎能不令人生疑。
香港電台在2015/16年度的總預算開支為8億2300萬元,當中用於公共事務及綜合電視節目的開支,佔4億1400萬,其餘是電台、教育電視及新媒體方面的支出。這4億多元,僅夠港台製作1303小時的電視節目製作時數。以一年365日每日共24小時計,將來港台要應付的,卻是全年共8760小時的廣播,即為現時該台每年總製作時數的5倍多。以港台電視部刻下的資源人手和製作能力,他們怎麼可能在短短一年內令產量翻五番?政府是否會增撥相應的資源,讓港台大量招聘人手及增添器材,大量製作以應付未來廣播的需要?諷刺的是,到現在,港台高層仍未收到明確的信息和指示,應如何去幹這番大事。
按這軌迹預測,港台到接手進行模擬廣播之時,難免要沿用亞視的板斧,重複又重複的重播新舊節目,又或每日只能作有限時數的廣播。那麼珍貴的大氣電波資源,又要被白白浪費好幾個年頭。
到底,誰是摧毁香港電視業的劊子手,倒明顯不過。
作者是資深傳媒工作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