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評﹕中越關係重回正軌 美國挑撥矛盾徒勞長青網文章

2015年04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4月13日 06:35
2015年04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過去一周,中美在亞太區的外交博弈成為國際焦點。這邊廂,美國國防部長卡特首次訪問東亞,抨擊中國在南海填海造地;另一邊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越共總書記阮富仲會晤,強調共同管控好海上分歧,加強兩國經濟合作。為了推動「亞洲再平衡」策略,美國在區內大搞分化離間,中越關係一度緊張,然而過去一年中國政府大力推動「一帶一路」等共榮合作懷柔策略,漸見成效。即使當前中越關係只屬政冷經熱,但美國若想單靠渲染「中國威脅論」挑撥中越對抗也非易事。


美防長訪問東亞

渲染中國威脅論

越南共產黨總書記阮富仲上周應邀訪華,與習近平的會談,標誌兩國關係重回正軌。去年5月,中國於南海西沙群島海域部署鑽油台,引起越南抗議,部分越南民眾攻擊華資企業,中越關係一度劍拔弩張,陷入1979年中越邊境戰爭以來最嚴峻危機。經過雙方努力,中越關係終趨緩和,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今年初訪問河內,為阮富仲訪華鋪平道路。


根據中越發表的聯合公報,加強雙方互信,避免主權爭端擴大,明顯是阮富仲訪華的最重要共識。公報稱,兩國領導人就海上問題「坦誠交換意見」,強調「用好中越政府邊界談判機制」,「積極探討不影響各自立場主張的過渡性解決辦法,包括積極研究和商談共同開發」,又表示將「共同管控好海上分歧」,「不採取使爭議複雜化、擴大化的行動」,「維護中越關係大局以及南海和平穩定」。此外,兩國重點提到經濟合作,除了協商跨境經濟合作區建設共同方案,還談到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


緩和中越關係,對於北京抗衡美國的「重返亞洲」戰略是非常關鍵的一着。美國近年一邊大力支持日本擴大在區內的軍事角色,一邊在南海主權爭議上煽風點火,利用越南、菲律賓等國與北京的矛盾牽制中國。過去一周,美國防長卡特的連番言論,充分突顯美方的挑撥離間策略。卡特訪日期間,強烈反對「任何透過武力改變亞太地區現狀的行動」,指控「中國單方面在尖閣諸島(釣魚島)採取威懾行動」,又表示非常關注中國在南海爭議海域「填海造地」,敦促中方停止相關活動「重新贏取地區信任」。


美國總統奧巴馬上周四更公開挑撥菲、越與中國關係,聲言擔心中國利用「大國地位和力量」欺侮南海鄰國,「菲律賓和越南雖然沒有中國強大,但不表示因此(中國)就可以將它們硬擠到一邊」。目前美、日正洽商修訂《日美防衛合作指針》,據報新指針將訂明,即使日本未直接受到武力攻擊,只要出現「嚴重影響日本和平安全」的「重要影響事態」,日本依然可行使集體自衛權,為美軍提供軍備等支援,日本防相中谷元甚至表示,新指針「還包含南海,並不僅僅限於特定地域」。


海上絲路利益巨大

越盼平衡中美關係

美日企圖拉攏越菲,插足南海牽制中國的盤算呼之欲出。面對美國大力渲染中國威脅論,中國外交部嚴辭反駁,批評有些國家雙重標準,長期對區內其他國家在南海爭議島礁大興土木不聞不問,卻「對中方在自己領土上的正常活動說三道四」,敦促美方尊重中國與區內相關國家通過對話解決問題的努力,「多說負責任的話,多做負責任的事」。中國社科院海疆問題專家王曉鵬指出,美國企圖在西太平洋打造一條「東海——南海爭端鏈」遏制中國,將越南看成爭端鏈上的重點,希望越南能成為重要軍事伙伴。事實上,就在阮富仲訪華之際,美越海軍也在越南峴港海域聯合演習。


今年是美越關係正常化20周年,繼越南副防長阮志永上月訪美,阮富仲今年稍後出訪美國,加強兩國關係,促請美國解除對越南的武器禁售。不過,越南對華存有戒心之餘,也不會忘記兩大事實,一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可為越南經濟帶來巨大發展空間,這是美國不能提供的;二是越共也得提防美國推動越南政治體制改變的可能。當前中越關係可說是政冷經熱,雖然去年越南爆發反華潮,但兩國貿易反而擴大。去年越南對華出口和進口分別增長13%和19%。來自中國的進口,佔越南整體進口比重,由2000年僅為10%,增至去年的30%。


無論是越南決定加入由中國牽頭的亞投行,還是習近平向阮富仲表示歡迎越南參加創設「海上絲綢之路」,都反映中越兩國深明經濟合作能互惠共贏。越南政府當然希望美國提供安全保障,但也需要來自中國方面的經濟好處。在防止越南靠攏美日,北京算是暫時取得優勢,只要能審慎務實處理南海爭端,避免與越南反目,河內相信也不得不全力平衡與中美兩國的關係。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