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車廂旅人一席話長青網文章

2015年04月1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4月12日 06:35
2015年04月12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這次是我帶學生往內地考察的第九個年頭。今年先乘搭火車到上海,逗留一天,再到北京。火車中午一時開動,要到翌日早上八時抵達上海。如此夜車,在高鐵網絡不斷擴大下,都可能命不久矣。


登上火車,學生首份功課就是在火車上訪問車廂中的旅人。


老校長的話:香港人不要放棄

他是七十二歲的老人家,潘同學不識時務,第一個問題就問:「你支持佔中嗎?」他頓了下,回答:「兩個周永康一個是善的,一個是惡的。」


他祖籍江蘇,是個前中學校長,放下教鞭後,不知多久沒講過學,陸校長面對學生問題意猶未盡,徐徐地解釋他的看法。「這個黨已經爛透了,禍是毛澤東早種下的;你看看,土改、三反五反、大鳴大放、文革,鬥富農、鬥資本家、鬥知識分子,鬥剩下的是什麼人呢?都是攀附權勢、只顧利益之輩,現在把持政權的都是這幫人,還可以指望什麼呢?」


他也是個大學生,曾受文革殘酷磨難,問及他受到什麼對待,只見嘴唇微顫,都不願重提了。可是,他信命,對中國還抱有希望的。中共單依靠高壓管治手段已是不合時宜,資訊自由無法禁絕,人民難以愚弄。在民心盡失的情况下,民主中國來臨只待時機而已。雖然香港遠在千里以外,在他眼中香港是希望所在,能喚發人的善心,更寄語香港人不要放棄!


在人大「831」決定出現後至今,就算有大規模抗命行動,政府照樣無動於中,清場後也許令大家堅持真普選的決心有所動搖,但學生們都記起那老校長的說話,頓促着我們不可放棄,畢竟未來是屬於學生的!

「想像」隔斷了彼此

走在狹窄的火車走廊上,輕敲了廂房的門,裏頭的是個三人家庭——父親、母親和女兒,是在一孩政策之下的典型核心家庭。我們問准同意,父親就爽快地答應了和我們談談。


知道我們是學生時,傾談也順暢起來,原來他女兒在深圳上小學,是個小四學生。我心忖必定聽過兩地矛盾等問題吧。


「為什麼你們當時不選擇來港產子?」同學斗膽提問。


「我們在香港也沒有交稅啊,為什麼要掠奪別人的資源?而且我們在深圳也過得很好啊。」對方一臉寬容,口裏還說着我們熟悉的粵語,但是對方接下來的話實在使人汗顏。「跟你說實話,如無必要我們都不會到香港去,因為害怕。」


「害怕?為什麼害怕?因為有關反水貨客事件嗎?」同學問。


「這也是原因之一。我們想無論是香港人還是內地人,都有水貨客吧。而且香港人也好像不太喜歡我們,所以盡可能都不會來港了。」他答。


內地人都不是很橫蠻無理嗎?而未與他一家傾談時,我們也許已有此「想像」。但事實上,傳進我們耳內的句句話,卻是出乎意料。


人與人相處是最真實

回頭想想,有些內地人害怕到香港,正如我也害怕到內地。但是若因為盲從別人的「想像」而拒絕接觸內地的一切,是否局限了自己的眼界呢?我始終相信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最真實的。


政權太強大,強國「想像」太盛,都把原本有的人文關懷擠壓掉。單單以鳩嗚和反水貨客是無法圓滿填充兩地關係的真空,中港的下一代如何相處是個未完成的文章,願大家都以仁愛和公義去完成這個段落。


由方景樂老師、潘凱軒同學、陳樂恩同學、黃悅兒同學合寫

書於2015.4.1 往上海的火車上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