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區諾軒﹕溫和民主派的出路長青網文章

2015年04月1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4月10日 06:35
2015年04月10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正如吳靄儀評湯家驊,我亦相信不論黃成智還是狄志遠,也是誠心試圖撮合民主派人士與中央官員溝通的,何况兩位力戰北區民建聯多年,儘管今天凋零,仍比空談民主之輩有功。他們、湯家驊以至很多溫和泛民的躁動也不是不能理解:泛民愈硬,中央愈保守,是否應堅持較開放態度,去爭取一些可以爭取到的空間(湯語)? 政改對錯說得太多,反而想談談共識問題。


很多人不明白,成立已久的政黨都要面對相同問題,成員對新政治局勢的研判分歧,立場便容易不同,因此黨內民主便變得相當重要,這種狀態,有點類近囚徒困境(雖然又博弈論,很老土)。


近年的政治議題常拉扯政黨於溫和與激進之間,黨內往往有保守派和進取派,就像敝黨,因為溫和位置,使之成為每次政治爭議的關鍵少數,如果彼此恪守共識,按立場辦事,溫和派既保持不同人士溝通本錢,進取派也可在社會行動坦然行事,雙方雖無法完全認同,但至少在同一旗幟,圓自身所希。


然而人畢竟有幾分自我盤算,傳媒最愛爭議,現實是只要背着組織立場說異見,通常博得較大關注,而且是連鎖、吸引。沒有黃成智的文章;也就沒有許智峯的紀委投訴;沒有湯家驊的政改期望,便沒有毛孟靜的割席失望。但是,這不健康,雙方或許終於可擁抱自己的政治歸宿,但公眾看來,政黨立場便模糊,甚或有人認為是左右逢源,終歸是雙輸。


我骨子裏不是溫和民主派。亦必須坦白承認,我的一些關注由立場差異而來。但我已決定不再競選主席,過去為了證明年輕一輩足以勝任,我是為了爭取黨內共識,掩住相當的理念、立場與執著行事。因為我相信主流民主派的勝敗關係到仍能否得到多數市民支持,各說各話連群眾基礎也會失去,更不消說8•31根本不能接受。


作者是民主黨中常委、南區區議員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