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亞視不獲續牌,但仍要維持營運一年;生意爛尾,明知事無可為,試問投資者怎會繼續撐下去?亞視現股東已表明不會注資,行政總裁葉家寶坦言以現有財力,亞視只能營運三、四個月,無法履行續播一年的承諾。此外,亞視員工會否申請將公司清盤?一旦進入清盤程序,亞視可能要即時停播。總之,政府決定不續牌之後,圍繞亞視而起的風波仍會沒完沒了。
本地文化產業 間接受牽連
弄到今時今日的地步,主要是政府的電視政策失效,十多年來停滯不前,當中有政治原因——電視屬「敏感行業」,特區政府管得嚴,不會輕易向「信不過」的人發牌;也有規管因素——過度保護免費電視市場,令市場缺乏足夠競爭,連帶令本地的文化創意產業也逐漸失色。
特區政府在1998年發表的《電視政策檢討》文件,承諾「會營造有利競爭的環境」、「在選擇、服務質素等方面,為消費者爭取最大利益」;回首檢討,這些目標都跟現實有一大段距離。
跨媒擁有權限制 壟斷幫兇
未來的電視業發展,有兩件事是應該做的,一是商營電視台應實行製播分家,電視台需有一定百分比的節目外判獨立製作公司製作,並以此作為發牌要求,藉此令更多獨立製作人的作品可以循商營電視台播出,營造更開放及更有競爭的環境。
二是檢討並廢除跨媒體擁有權的限制,令更多投資者可以兼營不同媒體、加入電視業的競爭,提高資源運用的效益。一直以來支持言論自由的立法會議員都反對廢除跨媒體擁有權的限制,認為一個老闆可兼營不同媒體,會收窄言論自由的空間,誰不知此一限制其實阻礙了其他有實力的人加入電視業競爭,反令市場更壟斷;現在香港免費電視上的言論空間是大了還是小了,答案也很清楚了吧!
[陳景祥 齊物論]
本地文化產業 間接受牽連
弄到今時今日的地步,主要是政府的電視政策失效,十多年來停滯不前,當中有政治原因——電視屬「敏感行業」,特區政府管得嚴,不會輕易向「信不過」的人發牌;也有規管因素——過度保護免費電視市場,令市場缺乏足夠競爭,連帶令本地的文化創意產業也逐漸失色。
特區政府在1998年發表的《電視政策檢討》文件,承諾「會營造有利競爭的環境」、「在選擇、服務質素等方面,為消費者爭取最大利益」;回首檢討,這些目標都跟現實有一大段距離。
跨媒擁有權限制 壟斷幫兇
未來的電視業發展,有兩件事是應該做的,一是商營電視台應實行製播分家,電視台需有一定百分比的節目外判獨立製作公司製作,並以此作為發牌要求,藉此令更多獨立製作人的作品可以循商營電視台播出,營造更開放及更有競爭的環境。
二是檢討並廢除跨媒體擁有權的限制,令更多投資者可以兼營不同媒體、加入電視業的競爭,提高資源運用的效益。一直以來支持言論自由的立法會議員都反對廢除跨媒體擁有權的限制,認為一個老闆可兼營不同媒體,會收窄言論自由的空間,誰不知此一限制其實阻礙了其他有實力的人加入電視業競爭,反令市場更壟斷;現在香港免費電視上的言論空間是大了還是小了,答案也很清楚了吧!
[陳景祥 齊物論]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