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資金齊搶貨 「超買」沒意義長青網文章

2015年04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4月09日 06:35
2015年04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昨升961點,收報26,236點,成交金額2500億元。北水一下子大舉殺到,帶動港股成交額破紀錄,而這似乎只是第一波。當前中資資金主要還是在A股,但新華社警示創業板風險,主流國企又以港股這邊大折讓,感覺上中央亦發覺A股這樣飈升下去不是辦法,開始利用港股作為一個緩衝區,故暫時AH股折讓的炒作仍會持續,內地熱炒的概念如軟件、自貿區、軍工等等也會強勢。觀乎昨日資金以近乎「搶」的方式來買貨,反映現水平對內地投資者仍屬便宜,技術指標雖然超買,但暫時意義不大。


筆者近期一直偏向看好,本已相信突破25000點只屬時間問題,但估不到一破位便站上26,000點,並且獲史上最多的成交金額配合。港股通昨日105億元額度用盡,為滬港通通車後首次,港交所(0388)爆升12.7%,並以全日最高位220元收市,成為全球最高市值的交易所,本地券商亦喪升,海通國際(0665)再升逾三成,5個交易日累積升75%,而AH價差繼續熱炒,炒風更蔓延至大型國企,基本上全線暴漲,升幅少於10%的也算不上強勢。


本欄早前在港交所突破190元後指升勢已成,迅間便已抵達220元。根據彭博綜合券商預測,2015年市盈率已超過37倍,故昨日高位有不少獲利盤湧現,但以當前市况,盈測有頗大機會獲上調,再以突破40倍為目標,則有機會一試2007年高位265元;若以市帳率來看,則處於12倍左右,與2007年高達40多倍尚有一大段距離。


內地彈藥足 2500億成交只是起步

筆者認為在這種「大時代」級別的升市中,分析的重點在於外資的貨多還是中資的錢多。2500億元只是中資大舉來港的初期訊號,而分流了部分資金南下,滬深兩市還能再創出1.5萬億元人民幣的天量成交,可見在全國122萬億元存款的支持下,暫時有足夠彈藥讓中港股市齊飛。若成交持續暢旺,一旦貨源漸由外資落入中資手上,港股估值亦自然會A股化。


貨源落入中資手 港股勢A股化

除了AH價差要收窄,整個港股的遊戲規則、風格將逐漸改變。昨日中移動(0941)大漲破頂,升勢更勝騰訊(0700)、友邦(1299),反映中資與外資的看法存在巨大分野,概念或是A股缺乏的大型國企,而內地同樣欠缺的燃氣股亦全線強勢;軟件股估值上限亦顯著上移,由以往最高30倍,幾天內便突破40倍,但跟內地動輒達100倍仍有距離;旅遊概念亦落鑊,炒上多時的錦江(2006)仍能破頂,香港中旅(0308)亦挾內地景點概念,3周累升近50%;中廣核(1816)前景一般,但內地核電股預測市盈率達60倍,集團僅24倍就變成價值投資了;廣船(0317)變身後乏人問津,但中港融合炒軍工,7個交易日也累升了50%。


慎控注碼 高追短炒料贏大市

策略上,能夠貼市買賣的宜狠心高追,例如昨日的國美(0493)、阿里影業(1060)、波司登(3998)等,一旦起飛便如入無人之境,始終內地資金一旦圍炒,升幅往往是以倍計,只要控制注碼,高追是短期跑贏大市的上策。另一角度是找些仍然便宜的股份,H股較A股便宜,若找些在H股中仍便宜的,就算以往是價值陷阱長期大平賣,但在天量流動性追逐下,落鑊爆升也只是時間問題,可留意人保(1339)、中外運(0598)等,前者扣除財險(2328)股權價值後,壽險業務估值近乎零,而內地近期熱炒長江經濟帶,中外運似乎也能受惠,預測市盈率僅13倍,在現市况中亦見吸引。


[江宗仁 還看今朝]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