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筆陣﹕「一帶一路」大戰略與香港的機會 畍i志剛長青網文章

2015年04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4月08日 06:35
2015年04月08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近期「一帶一路」這個概念逐漸為港人所熟悉。「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這兩條絲綢之路古已有之,自從西漢時期張騫通西域以後,就有了以長安(今西安)和洛陽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絲綢之路,這是連結中國、印度、阿拉伯、歐洲等世界主要文明的重要商業交流通道。海上絲綢之路則是古代中國與外國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中國的航海家和商人,從廣州、泉州、寧波等地出發,萬帆雲集,遠航亞非歐,給沿線帶去了絲綢、茶葉、陶瓷以及黃金。


在東西方文明的交流史上,海陸兩條絲綢之路的興衰,與人類歷史進程緊密聯繫:游牧民族西遷、帝國的興衰、海權的統治、資本主義的發展都與這兩條通道息息相關。兩條絲綢之路也隨着西方殖民者向東方的擴張而逐漸消亡。


時隔數百年,兩條絲綢之路再次登上世界舞台的中心。2015年3月28日,第14屆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在海南省博鰲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主旨演講,着重闡述了「一帶一路」戰略。同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外交部、商務部28日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成為「一帶一路」的綱領性檔案。自此,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路線圖首次發布。


為什麼國家在這個時刻提出新「一帶一路」戰略?「一帶一路」戰略對中國和世界有什麼影響?香港在「一帶一路」又有什麼機會和角色呢?這些都是值得香港人了解和思考的。


在世界經濟復蘇乏力,發達國家貨幣政策走向分化的背景下,很多國家的經濟可能面臨困境,亟需新的經濟增長點,亦亟需新的經濟火車頭來帶動世界經濟。中國藉此機會,將有利於眾多國家的戰略、政策融入到「一帶一路」概念中,實現共贏。


「一帶一路」涉及60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東南亞、南亞、俄羅斯等歐亞大陸國家、西亞、非洲以及歐洲。倡議涵蓋的區域十分廣闊,構想宏偉。中國在實施「一帶一路」中倡議不追求勢力範圍,而是要在亞歐非實現「五通」。「五通」即政策溝通、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貨幣流通和民心暢通,具體包括加強鐵路、公路、港口、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降低貿易壁壘,減低投資成本,並促進各國的文化交流等。


「一帶一路」不會以新的組織取代現有的地區合作組織,例如東盟、上海合作組織,而是在現有的合作基礎上升級,並通過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銀行等機構,在資金上對各國的合作項目給予支持。


「一帶一路」對中國及沿線各國的好處顯而易見。當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不僅面臨着國內產能過剩,也面臨能源、礦產資源、安全等各類問題。中國外匯儲備充足,近4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雄踞世界第一,但對外投資遠未到達預期。與此同時,「一帶一路」區域投資普遍不足,基礎設施薄弱,成為經濟發展的瓶頸因素。


據相關研究部門測算,僅「一帶一路」區域當前基建投資年均投入將約1萬億美元,若增速平穩,未來相關地區7年合計的投資額將高達8萬至10萬億美元,並且未來20年基建投資平均增速要持續保持在15%以上。相對中國國內每年約11萬億人民幣的基建投資,「一帶一路」區域一年約1萬億美元的基建投資目前看並不算大,但是海外未來增長空間更大。


中國是火車頭 強調平等共贏

中國所宣導的「一帶一路」,既不同於古代的絲綢之路,也不同於二戰結束後美國建立的布雷頓森林體系。以美國為主導的國際政治經濟體系,通過一系列條約、組織和擁有治外法權的美國海外軍事基地,令美國可以支配全球。而今天中國宣導的「一帶一路」,中國雖然是火車頭,但與其他各國均是對等的關係,中國並不想將其變為支配關係,而是力求參與各方是平等共贏,共享繁榮。


從南韓政府加入亞投行的聲明中,我們可以看到一種新興國家對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渴望:「亞投行是南韓可以作為主要國家參加創始的第一個國際金融機構。韓國有必要在國際社會積極承擔能體現南韓經濟地位的責任。」南韓雖然是美國在亞洲的重要政治軍事盟友,但想建立一種新型平等的、能夠反映自身實力而不是僅為美國從屬的國際關係的願望躍然紙上。而中國宣導的「一帶一路」,為這些國家推動新型國際關係提供了一個機會。


人才債券可發揮港潛力

香港作為一個重要的國際城市和金融中心,應該主動利用好「一帶一路」這個大舞台。「一帶一路」未來沿線投資巨大,對融資的需求亦很可觀。這些融資需求除了來自政府和商業銀行貸款以外,相當部分需要在國際市場上發行債券。香港股票市場頗發達,但債券市場一直較弱。如果能爭取國家將香港作為一個沿線項目的主要債券發行地,對促進香港金融市場發揮更大潛力,提供更多金融服務大有好處。


同時,香港的專業人才可以通過協助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在世界範圍發揮更大作用。香港擁有大量金融、會計、法律等專業的人才,他們國際經驗豐富,對很多國家的文化、經濟、投資貿易等領域都十分熟悉,且在各地有廣泛的人脈網絡。香港各專業團體,可以和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等相關部門協調配合,從「軟實力」上協助國家在「一帶一路」沿線投資,令香港專業人才可以在更大的市場上發揮才能。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張志剛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