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亞視「一子」錯長青網文章

2015年04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4月08日 06:35
2015年04月08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在復活節假期前夕,行政會議決定不再讓亞視續牌,擾攘了幾個月,亞視終於難逃結業的命運。如此結局,怪不得任何人,亞視的大股東一個人要負上全部責任。


殺頭生意有人做,蝕本生意無人做,亞視蝕了十多年,根本已不是一盤生意,但被「釘牌」前夕,仍有三家財團表示有興趣入股,原因何在?正如本地的報業市場,能賺錢的有幾多家,但為何仍有投資者戀棧下去?很明顯,除了帳面上的賺蝕之外,擁有一家媒體附帶的社會和政治利益,對媒體老闆的吸引力甚大。


經營媒體 看的是另一本帳簿

香港的富豪何其多,但有誰可以經常收到來自西環和禮賓府的電話?弱勢政府,尤其要靠輿論,媒體老闆在政府眼中的地位因此特別重要。


以大氣電波傳送的免費電視只有二家,「戰略地位」自然更加吃重,又怎會沒有人願意投資?

市場傳聞指亞視大股東王征索價太高,令有意入股者卻步。亞視3月31日突然宣布願意接受王維基的入股條件,並願意豁免亞視大部分債務,如果王征願意接受這些條件,入股一早就可以談妥了。這個消息,明顯只是煙幕,希望續牌問題可以再拖下去。怪招頻出,相信政府也怕夜長夢多,乾脆以「不續牌」作結,而王征最後也一無所得,還要「害死」700名員工。


亞視無得做Vs亞視大有可為

亞視是否「無得做」?行外人不得而知,但看無綫(電視廣播)2014年的業績,營業額達57.7億元,升2%。股東應佔溢利雖降19%,然而也達14.1億元;據市場報告指無綫和亞視的市場份額為九比一,完全不成比例,從另一方面看,這代表了亞視有極大的改善空間。


可以預見,當政府再開放免費電視牌照競投時,入標財團肯定不止三家。


陳景祥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