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評﹕金正恩未放棄核武 華難容朝入亞投行長青網文章

2015年04月0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4月06日 06:35
2015年04月06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银行(亞投行)創始成員國申請上周二午夜截止,合共有46個國家及地區提出申請。雖然中國高調歡迎各國加入,然而無論是內地和外國傳媒都廣泛報道,中方拒絕了朝鮮(北韓)的加入亞投行要求,令到近年陷入低潮的中朝關係再度成為關注焦點。中方為了維護亞投行的國際公信力,拒絕朝鮮加入,可說合情合理,金正恩政權不可能奢盼北京當局會容忍朝鮮一邊繼續發展核武,一邊想尋求中方協助融入國際社會和金融體系。


美質疑亞投行管治

允朝加入勢損公信

根據媒體引述中國外交界人士的報道,朝鮮駐北京大使館的高級官員,早於2月已表達加入亞投行意願。對於備受國際孤立的平壤政府來說,由中國牽頭的亞投行,確也是朝鮮少有能參與國際經濟事務的機會。金正恩政府當然希望北京在加入亞投行問題上「行個方便」,可是中方據報卻斷然拒絕,原因是朝鮮「金融水準不足」,而且沒有提供本身經濟和金融市場狀况的詳細信息。


對於有關報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回應時並沒有斬釘截鐵否認,而是聲稱「不了解情况」,同時重申亞投行是一個歡迎各方參與的多邊開發機構。這樣的答覆,難免令人覺得事有蹺蹊。事實上,如果朝鮮想走出孤立及融入國際金融合作體系,就必須跟隨國際遊戲規則辦事。目前美國、日本對亞投行的最大質疑,就是管治運作和透明度能否符合「國際標準」,倘若平壤政府真的沒有就本身的經濟金融市場狀况提供詳細資料,連加入的基本條件也做不到,北京拒絕朝鮮加入亞投行實屬理所當然,否則只會讓美日找到話柄打擊亞投行的公信力。


亞投行的成立,有利中國政府樹立大國形象,宣示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國際持份者」,願意根據國際標準行事,與其他國家共榮合作。朝鮮金正恩政權至今仍不改作風,動輒威脅要用核武對付其他國家,自絕於國際社會,就算朝鮮的金融與經濟體制真的能達到可以參與國際組織的階段,北京也必須三思,容讓朝鮮加入會否惹來韓國(南韓)以至其他已申請加入的歐洲發達國家的激烈反彈,導致亞投行的成立橫生枝節。


60多年前的抗美援朝令中朝成了生死之交,可是自從金正恩上台後,中朝關係一直陷入低潮,歸根究柢,平壤政府應該負上大部分責任。無論在核試和試射長程導彈火箭,金正恩一意孤行,不聽中方勸告,不僅導致朝鮮與美韓關係緊張,更威脅到中國自身的安全。然而,因此遭北京冷落的金正恩不僅未有好好反省,反而試圖大打俄羅斯牌,向普京頻送秋波,設法加強外交和經濟聯繫。


借俄制華不切實際

平壤應效伊朗談判

據俄羅斯官員的說法,金正恩已接受俄方邀請,將參加5月9日在莫斯科舉行的蘇聯戰勝納粹德國70周年紀念活動。若依約成行,金正恩上台後首個外訪的國家,將會是俄羅斯而不是中國。金正恩也許認為,可以藉此向北京「還以顏色」,可是如果他真的以為拉攏俄羅斯可以增加對華的政治籌碼,恐怕注定失敗。表面上,朝俄關係去年的確快速升溫,普京政府除了免去朝鮮拖欠多年的債務,兩國並宣告今年是俄朝友誼年。可是當前俄羅斯經濟受西方制裁和油價大跌困擾,就算朝鮮投懷送抱,相信也不大可能換來重大經濟好處,更遑論減少對中國援助的依賴。


中國外長王毅上月在人大會議記者會表示,中國相當珍視與朝鮮的傳統情誼,願意致力與朝鮮關係的「正常發展」,雙方關係不應也不會受一時一事影響,但雙方領導人今年是否能實現會晤則要看「雙方方便」。王毅這番說話,實際是在提醒金正恩,若想真正改善兩國關係實現首腦會晤,就必須拿出誠意,改變過去數年四出挑釁的行徑,不能依然故我。北京可以向平壤政府清楚說明,亞投行願意為基建落後的朝鮮打開大門,但朝鮮也必須盡自己的責任,就核計劃等重返談判桌。既然伊朗核問題能夠透過「五加一」談判達成歷史性的框架協議,只要金正恩肯理智地奉行務實外交,朝鮮核問題也一樣可以透過六方會談取得突破,達至共贏。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