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近期國際經濟事務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以下簡稱「亞投行」)無疑聚焦全球目光。可以肯定,亞投行作為第一個由中國主導的國際金融機構,所展現的以「經濟促合作」的多邊外交思維開始顯現。
亞投行2013年10月由中國發起籌建,至今年3月31日創始成員國申請截止期,共有46個歐洲、亞洲和非洲等國家申請加入,其中30個國家已成為正式意向創始成員國,這標誌着亞投行已做實多邊合作的設計框架。在亞投行問題上,美國態度備受關注。3月30日,美國財長雅布各•盧突訪北京,其間表達了美國與亞投行合作的意願。雅布各北京行被外界看成是美國發出的積極信號,中國則希望美國盡早加入亞投行。
美國潑冷水失分
北京學者表示,自美國重返亞洲,特別在南海問題上的「攪局」,干擾了中國與亞洲鄰國的合作關係。此次,在關乎亞洲各國福祉的亞投行問題上,美國一開始便表示拒絕和潑冷水,在亞洲戰略上明顯失分。同時,美國最親密盟友英國在「未經美國同意下」宣布加入亞投行,還引發法、意、德、盧森堡、奧地利、瑞士、丹麥等西方國家紛紛倣效,讓美國顏面盡失。
不過,分析認為,中美在亞投行問題上的談判剛剛開始,或成為中美在未來關係中更具價值的談資,也為互利合作拓展多重想像空間。
亞投行被外界視作中國重構國際金融體系話語權的關鍵環節。目前,全球最核心的兩大國際金融組織是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均由美歐把控。近年來,中國一直謀求增加在這兩大組織中的話語權,但由於美國干擾,進展不大。
盼「走出去」 打破美國話語權
此外,亞洲雖然有亞洲開發銀行(亞行),但實際長期由日本主導,中國作用受限。據參與創建亞投行的人士私下表示:「面對上述困境,希望『走出去』,發揮更多影響力的中國一直謀求建立一家新型銀行,以平等互利為基準,聚攏人氣,制衡美國一家獨大。」
如今,中國不但創建了以共同發展、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為宗旨的亞投行,還基於這一路線提出了普惠世界各國的「一帶一路」戰略。按照中國多邊外交新思路,危機根本不需要轉嫁,各國和各地區之間只需要共同努力、發展生產,物質豐富了危機自然解除,不必為此鬥得你死我活。
8萬億美元市場吸引各國
分析稱,在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支撐下,亞投行有了用武之地,為各國經濟發展帶來無限商機。據專業機構估算,到2020年,亞太地區道路、電力、通訊、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需求規模將高達8萬億美元,如此巨大的市場,極具誘惑力,這是眾多國家抱團進入亞投行的動力所在。
鍾鳴九
亞投行2013年10月由中國發起籌建,至今年3月31日創始成員國申請截止期,共有46個歐洲、亞洲和非洲等國家申請加入,其中30個國家已成為正式意向創始成員國,這標誌着亞投行已做實多邊合作的設計框架。在亞投行問題上,美國態度備受關注。3月30日,美國財長雅布各•盧突訪北京,其間表達了美國與亞投行合作的意願。雅布各北京行被外界看成是美國發出的積極信號,中國則希望美國盡早加入亞投行。
美國潑冷水失分
北京學者表示,自美國重返亞洲,特別在南海問題上的「攪局」,干擾了中國與亞洲鄰國的合作關係。此次,在關乎亞洲各國福祉的亞投行問題上,美國一開始便表示拒絕和潑冷水,在亞洲戰略上明顯失分。同時,美國最親密盟友英國在「未經美國同意下」宣布加入亞投行,還引發法、意、德、盧森堡、奧地利、瑞士、丹麥等西方國家紛紛倣效,讓美國顏面盡失。
不過,分析認為,中美在亞投行問題上的談判剛剛開始,或成為中美在未來關係中更具價值的談資,也為互利合作拓展多重想像空間。
亞投行被外界視作中國重構國際金融體系話語權的關鍵環節。目前,全球最核心的兩大國際金融組織是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均由美歐把控。近年來,中國一直謀求增加在這兩大組織中的話語權,但由於美國干擾,進展不大。
盼「走出去」 打破美國話語權
此外,亞洲雖然有亞洲開發銀行(亞行),但實際長期由日本主導,中國作用受限。據參與創建亞投行的人士私下表示:「面對上述困境,希望『走出去』,發揮更多影響力的中國一直謀求建立一家新型銀行,以平等互利為基準,聚攏人氣,制衡美國一家獨大。」
如今,中國不但創建了以共同發展、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為宗旨的亞投行,還基於這一路線提出了普惠世界各國的「一帶一路」戰略。按照中國多邊外交新思路,危機根本不需要轉嫁,各國和各地區之間只需要共同努力、發展生產,物質豐富了危機自然解除,不必為此鬥得你死我活。
8萬億美元市場吸引各國
分析稱,在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支撐下,亞投行有了用武之地,為各國經濟發展帶來無限商機。據專業機構估算,到2020年,亞太地區道路、電力、通訊、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需求規模將高達8萬億美元,如此巨大的市場,極具誘惑力,這是眾多國家抱團進入亞投行的動力所在。
鍾鳴九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