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包致金:保持警覺免自由消減長青網文章

2015年04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4月03日 06:35
2015年04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1997年7月1日,《基本法》隨香港回歸而生效;包致金就任特區終審法院常任法官。他見證特區憲法實施與發展,經歷逢出現必惹爭議的4次釋法。《基本法》誕生25年,包致金認為主掌未來的新世代大多認同《基本法》捍衛自由與人權,但提醒港人時刻警覺,力拒自由被收緊。


【基本法25周年系列二】明報記者 何偉畧 謝美琳

指年輕人認同基本法

包致金現為終院非常任法官,在終院17年接觸無數重要案件,觸及《基本法》不同條文。他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相信基本法確保港人在自由與公平的環境下生活,保障基本人權。


年輕人近期在社會運動中佔據重要地位,甚至領導市民,如2012年反國教科行動,以及去年政改爭議觸發「雨傘運動」。包官認為香港年輕一代認同基本法,「他們了解基本法對人權有所承諾,人權正是法治的中心,民主亦是人權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認為青年將擁護這些價值,創造香港未來。


異見並存象徵社會健康

政府推行政策受到質疑,雙方矛盾難解。包致金未有回應如何解決社會矛盾,但提醒大眾自由非必然,可在有意無意間消失於無形。他指公眾毋須猜測官方實行措施,背後動機是好是壞,亦毋須理會是否蓄意所為,只管保持警覺自由有否消減,「這不僅正當,更非常重要」,又強調異見並存才是健康社會的象徵。若然出現問題,便以和平方法解決。


釋法為滿足一國兩制

基本法條文於上世紀80年代草擬,法例用於管理回歸祖國的香港。終院有權自行詮釋條文蘊藏的真正含義,但過去17年人大卻4度頒下「聖旨」,藉釋法一錘定音。政府曾繞過終院的終審判決,為釐清港人子女居港權而直接要求人大常委釋法等(見表)。17年來4次依靠「北大人」解畫,包致金坦言裁決法庭案件,要靠法庭以外的機制釋法,必然遠遠未能達至司法獨立原則,但為滿足「一國兩制」,亦只有接受,「如此安排顯然被認為有所需要」。


他特意引用基本法涉及釋法權的158條,重申應由終院呈請解釋,並指出如何運作釋法機制,以免對司法獨立帶來不良後果,「終院判決後,政府尋求再解釋,為司法獨立帶來不良影響。而終院明明毋須求助,卻要求人大釋法,則更損害司法獨立」。他又明言,憲法需要解釋,往往多於需要寫得詳盡,最重要是釋法能夠促進自由與公平(見另稿)。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