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評﹕政府只需創造營商環境 優勝劣敗由市場決定長青網文章

2015年04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4月03日 06:35
2015年04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亞視未獲政府續牌,這家運行57年的電視台走入歷史,已成定局。30多年以來,亞視幾經易主,惟收視長期不振,持續虧蝕,它的下場並未使人覺得意外,從不續牌消息確定之後,市民反應冷淡可見一斑。可以說,市場離棄了亞視,現在的終局發展,說明自由市場淘汰弱者的力量,並非憑主觀意志可以轉移。亞視的結局,揭示政府只要做好創造營商環境的角色,其他就交由市場按客觀規律運行,政府不應該參與決定業界成敗的操作。


亞視蒙特殊色彩

獲當局關顧體待

最近約20年,亞視大股東或主要投資者多為「紅頂商人」,使亞視與內地的關係蒙上一層特別色彩,坊間對亞視擔當平衡反對陣營聲音角色的耳語,傳聞不絕;特別最近幾年,亞視時事節目的調子,與反對陣營針鋒相對,亞視的政治屬性愈益清晰。過去幾年,亞視要員和管理層經常說「香港不能沒有亞視」,隨着政府決定不予續牌,這句話雖然屬於無稽之談,不過箇中蘊含亞視乃不一樣的電視台的意味,卻是亞視中人有意無意之間要傳遞的信息。


亞視在政治上是否得到特別照顧,只能姑妄言之、姑妄聽之。行政會議決定不予亞視續牌前數日,在北京舉行的《基本法》25周年學術研討會,傳媒報道有港區人大代表在會上發言時,提到要扶持亞視和DBC數碼電台,又說本港3家親北京報章,需要增加其讀者群云云。這位代表其後接受訪問,承認發言時提過亞視和DBC,希望它們健康發展,不過否認說過要扶持。其實,觀乎這名人大代表的前文後理,有沒有說過扶持是其次,重要的是這名代表期望亞視在輿論陣地發揮作用和影響力。


前年行政會議增發免費電視牌照,鬧出軒然大波,港視積極投入,包括已經開始製作節目和策劃興建廠房等,但是未能雀屏中選,港視入稟司法覆核,仍在等候法庭裁決。當日主事官員曾經透露行會的決定考慮了包括兩個因素,一是獲發牌營運機構的可持續性。據顧問公司評估市場最多可容納4個免費電視台的情况下,報告認為亞視的持續性最差,而非港視。行會另一個考慮是顧及現行免費電視的穩定性,避免出現引入競爭對市場帶來損害,云云。這個說法,被解讀為要保護無綫和亞視的利益。


這兩個考慮,論者認為政府偏離了應有角色。香港奉行自由市場,政府的角色一貫只是創造營商環境,讓各方參與者依法競爭,優勝劣敗由市場規律決定;無綫實力雄厚,地位暫時難以挑戰,當時就港視與亞視在財力比對,港視有數以十億元計資金可用,亞視因為股東齟齬,看不到資金投入的可能情况,而政府決定讓亞視存在,港視則被踢走。不過,去年中,即是增發免費電視牌照約8個月之後,亞視已經開始傳出拖欠員工薪金,揭示營運出現問題,至於近月亞視欠薪變本加厲,顯示財困惡化,它不獲續牌就成為理所當然的發展。


政府介入業界

徒惹市民抗拒

行政會議約一年半之前,在增發免費電視牌照作出了具爭議決定,一般解讀為要保護亞視,一年半之後,行政會議決定不予亞視續牌,不過,在作出這個決定之前,政府容許亞視以4個月時間尋找買家,改變了牌照到期前一年通知是否續牌的做法,變相讓亞視的牌照延長了4個月。從亞視在不同情况獲得當局的特別體待和寬容,加上港區人大代表在北京期望亞視健康發展,亞視在香港事務議程上,透析着不一樣的况味,只是這一切隨着亞視不爭氣而告一段落。當局在18個月之間對亞視的截然不同處理,實際上折射出行政會議與政府失當的尷尬一面。


當然,若亞視有高收視率,在輿論上能夠擔起一定的導向作用,相信故事會不一樣,只是靠特別照顧而生存的電視台,在香港這個特定時空,市民的眼睛雪亮,他們心知肚明,因此,亞視在社會上的口碑每况愈下,是綜合因素的反映,而非財困、缺乏資源製作節目等業務不振那麼簡單。亞視事態,說明政府或政治力介入電視台,不僅無助於其營運發展,反而折損了它在市民心目中的形象,政府在過程中也要付出代價,例如,幾年來,坊間對亞視獲得特別照顧的猜疑,已經損害了政府公平、公正的形象和威信。


亞視將會成為過去式,不過,它擁有的大氣電波頻譜,政府怎樣處理,會被用作檢驗有否汲取經驗教訓的指標。免費電視使用大氣電波頻譜傳遞,滲透率較高,在營運上可以取得優勢,亞視一年內將要交出頻譜,屆時政府分配給哪方面使用,使無綫電視不會獨佔優勢,各方對此都關注,若政府處理得當,將重拾社會的信任。我們認為,政府只需緊記自己是營商環境創造者的角色,然後交由各方依法競爭,由市場規律決定優勝劣敗,汰弱留強,則有望使免費電視生態回復正常和重返正軌。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