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投資銀行裁員消息傳個不停,踏入2015年,渣打銀行率先大幅裁減投行職員後,各家投行也相繼傳出裁員消息。對此,業界指近年縱然有大規模集資交易,但由於競爭太大,香港優勢愈來愈不明顯,機會都留給中資券商,故分餅太少下,生意愈來愈難做。
近年內企上市 多找「自己人」
有投行人士表示,以去年來港上市的大宗集資為例,如集資245億元的中廣核電力(1816),以及集資288億元的萬達商業(3699),其保薦人只有兩至三個席位,當中,中資券商分別為中金,以及農銀國際等,已佔一至兩個席位。
據彭博通訊社數據顯示,以去年全年亞洲集資項目為例,中資投行在首20位中,已佔10個席位,以集資額計算,市佔率較大的中資投行為中信証券(6030),佔3.98%。
事實上,近年來港作首次公開發售(IPO)的交易,由於大部分均是內地企業,故具中資背景的中資投行自然較有優勢,在充當保薦人角色方面,外資銀行已難以一如以前般獨攬生意,中資投行也見力爭上游,在首20大排名中均見身影。
此外,即使退至聯席帳簿管理人的角色,競爭也絲毫未減,皆因隨着保薦人席位難求下,多間外資投行為求分一杯羹,也爭取成為聯席帳簿管理人,但最終分帳也只是按客戶入帳而定,故實際可分利潤不多,最終也導致外資投行面臨被問責的局面。
近年內企上市 多找「自己人」
有投行人士表示,以去年來港上市的大宗集資為例,如集資245億元的中廣核電力(1816),以及集資288億元的萬達商業(3699),其保薦人只有兩至三個席位,當中,中資券商分別為中金,以及農銀國際等,已佔一至兩個席位。
據彭博通訊社數據顯示,以去年全年亞洲集資項目為例,中資投行在首20位中,已佔10個席位,以集資額計算,市佔率較大的中資投行為中信証券(6030),佔3.98%。
事實上,近年來港作首次公開發售(IPO)的交易,由於大部分均是內地企業,故具中資背景的中資投行自然較有優勢,在充當保薦人角色方面,外資銀行已難以一如以前般獨攬生意,中資投行也見力爭上游,在首20大排名中均見身影。
此外,即使退至聯席帳簿管理人的角色,競爭也絲毫未減,皆因隨着保薦人席位難求下,多間外資投行為求分一杯羹,也爭取成為聯席帳簿管理人,但最終分帳也只是按客戶入帳而定,故實際可分利潤不多,最終也導致外資投行面臨被問責的局面。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