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環境局展開三個月諮詢,收集公眾對2018年兩間電力公司《管制計劃協議》屆滿後本地電力市場發展的意見。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今日在記者會上說,發展電力市場以安全、可靠、價格合理和環保為政策目標,並考慮在適當情況下引入競爭。
他表示,公眾屬意本地發電,對從內地輸入電力有保留,但本港土地供應短缺,相信短期內不會有內地或本地具規模的新供電者。
不過,當局會為長遠引入競爭作準備,包括與電力公司研究讓新市場參與者使用電網的安排,研究加強內地與香港聯網和本港現有電網之間聯網的詳細安排,讓新供電者出現時可參與供電。
談及日後的規管安排,黃錦星指出,現有合約安排大致有效,會檢討協議中准許回報率、電費審批過程、提高資訊透明度、提高電力公司表現的獎罰制度、推廣節能和可再生能源等措施。當中,准許回報率或會壓低至6至8%。
因應在能源組合諮詢收集到的意見,政府計劃在2020年增加燃氣發電的比率至約50%,並維持輸入25%核電。另外,政府會發展更多可再生能源,並推動節能,利用燃煤發電應付需求。
環境局展開三個月諮詢,收集公眾對2018年兩間電力公司《管制計劃協議》屆滿後本地電力市場發展的意見。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今日在記者會上說,發展電力市場以安全、可靠、價格合理和環保為政策目標,並考慮在適當情況下引入競爭。
他表示,公眾屬意本地發電,對從內地輸入電力有保留,但本港土地供應短缺,相信短期內不會有內地或本地具規模的新供電者。
不過,當局會為長遠引入競爭作準備,包括與電力公司研究讓新市場參與者使用電網的安排,研究加強內地與香港聯網和本港現有電網之間聯網的詳細安排,讓新供電者出現時可參與供電。
談及日後的規管安排,黃錦星指出,現有合約安排大致有效,會檢討協議中准許回報率、電費審批過程、提高資訊透明度、提高電力公司表現的獎罰制度、推廣節能和可再生能源等措施。當中,准許回報率或會壓低至6至8%。
因應在能源組合諮詢收集到的意見,政府計劃在2020年增加燃氣發電的比率至約50%,並維持輸入25%核電。另外,政府會發展更多可再生能源,並推動節能,利用燃煤發電應付需求。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