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始料不及的是,雖然受到美國阻撓,中國牽頭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的籌備不僅沒受影響,迄今已有逾40國表明加入為創會成員,英、德、法等盟友更不顧美國反對執意加入,使美國與盟國關係出現緊張。中美金融暗戰,中國似乎先勝一仗。
「亞投行」主要是為落實習近平提出的「一路一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及「新絲綢之路經濟帶」)而設立。近年中國經濟最大隱憂就是「產能過剩」。在拒絕讓人民普選之下,中共維持政權合法性的方法就是給予國民實惠及提供「強國崛起」心理安慰。但全球經濟萎縮,外部需求疲弱,要保持高速增長就只能年年加大投資。
這些投資透過增發人民幣及舉債去實現,鋼鐵、水泥、多晶硅、風電設備等項目不僅效益低下,回報期長,產量之大也是全球市場無法消化。去年中國粗鋼產量8.23億噸,是第二位日本的7倍多,2003年已有3億噸過剩,相當於歐盟產能近兩倍。若可消化這些產能,既增加效益,減少金融系統呆壞帳風險,同時可保持經濟健康高速增長。但國內需求飽和,必須開拓國外市場,「一絲一路」就是這樣提出來的。奈何這些國家基建落後,且資金不足,要使他們「幫忙」消化中國過剩基建產能,必須提供低息貸款用於基建,亞投行應運而生。
若亞投行成功,不僅會對美國主導的世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日本主導的亞洲建設銀行構成威脅,更會削弱美國在亞洲等地的影響力。美國豈能容忍!但歐洲財團要從「一路一帶」龐大基建分一杯羹,其政府必須及早加入亞投行。利字當頭,在美國與國內財團都施壓下,歐洲國家只好「背叛」美國了。但大量歐洲國家加入必定冲淡中國的主導地位,能否隨心所欲推動「一路一帶」以消化國內過剩產能,變數大增!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