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教育有Say﹕用平板!有成績?長青網文章

2015年03月3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3月31日 06:35
2015年03月31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3月上旬,教育局藉着介紹會向全港學校推行「WIFI 900」的計劃,着力希望全港中小學申請,以提升學校無線網絡基礎設施,增加師生於課堂中使用電子教科書和電子學習資源。一旦成功申請,學校將獲發約$70,000至$170,000(實際款項將按學校的班級數目計算)的一筆過撥款,用以購置流動電腦裝置供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教育局2017至2018年度起亦會增加對公營學校的資訊科技綜合津貼。


基於此,全港眾多學校的資訊科技主任(老師),在整個3月內為了完成撰寫計劃書,扭盡六壬、廢寢忘食、茶飯不思、日以繼夜、夜以繼日……期望為學校撰寫出一份符合教育局要求的計劃書和意向書。


撥款900校 助電子教學

其實,早於2014年教育局已推行過「WIFI 100」的計劃。目的也是提升學校無線網絡基礎設施,以配合師生課堂中使用電子教科書和電子學習資源。學校亦可利用津貼添置足夠的流動電腦裝置,供學生在課堂上使用。不過,獲選參加的學校則需要協助教育局向業界推動電子教學的工作,尤其需要他們與其他學校分享實踐經驗,包括建立教師們的實踐社群。教育局於2014年3月18日宣布電子學習學校支援計劃的評審結果﹕在174所學校的申請中,一共有100所獲選參與計劃,包括53所小學、42所中學及5所特殊學校。甄選結果亦包括20所學生的社會經濟背景比較弱,但在其他條件方面並不遜色的學校。


顧名思義,WIFI 900的計劃將會有900間中小學參與。獲選學校必須在資訊科技發展已有良好的基礎,而且在課程規劃、教師專業發展及持份者的參與等範疇表現出色。綜觀現今小學的實况,資訊科技的津貼是按學校的班級數目而計算,所以全校的班數愈多,津貼金額自然就愈大;一般18班或以下的學校,每學年從教育局在資訊科技範疇裏可獲取約31萬元,而31班或以上則有42萬元左右。大部分開支主要供學校在聘請資訊科技技術員及繳交上網費用、維修及保養等支出,七除八扣下,學校剩餘不多去購買新型號的電子裝置,如平板電腦、手提電腦或Wi-Fi接收器等。基於此,學校唯有向辦學團體、校友、家長或其他善長募捐;或者,經過多年的「儲蓄」,學校才可以增添額外的電子設備。所以WIFI 900正正為學校解決了這個「缺乏」的問題。


軟件成本恐轉嫁消費者

不過,學校也將要面對日後支付龐大的電子維修及保養的費用,而且開發電子學習的材料並不是每一個老師擁有的技能。所以這個計劃又會再在學界掀起一陣資訊科技培訓的「風暴」。此外,老師縱使接受了足夠的電子技術訓練,但他們有足夠的時間來編寫適合學與教的軟件嗎?所以開發軟件的工作,不得不依靠出版社的專才來進行,而這個成本好大機會轉嫁於消費者(學生及家長)身上。


筆者當然明白時移世易,網絡互學學習的驅使,現今的學習絕不可以單靠書本上獲取,Wi-Fi網路的重要與日增長,但是身為家長的你,會否懷疑年幼的子女因使用電子課本而影響身體嗎?雖然教育局引用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來說服家長及老師﹕無線網絡(包括Wi-Fi)的輻射量一般極低,並無充分科學證據顯示無線網絡的微弱及無線電信號會對健康造成不良影響。不論數據如何,親愛的家長倒不如關心一下 貴子女的學校如何回應教育局在電子教學的政策呢。


作者簡介﹕五位校長輪流執筆,說出教育心底話

文﹕中華基督教會全完第二小學校長鄧依萍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