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投資總涉及風險,有危才有機,最近外圍也很亂,歐美也有重磅股受壓,卻可能是趁低吸好股的機會,如迪拜宣布已全數沽售了英國倫敦交易所,結果令倫敦交易所股價急跌,反而造成了低吸良機。
牛市候實力股回調
其實,英國政府也恰巧減持萊斯銀行,與迪拜沽倫交所,都可能只是覺得價好就沽出,未必是基本因素轉壞,因為是大額交易,就必須在市况好時沽售,否則就不可能有承接!另外也門事件也對外圍股市有衝擊,香港因為牛熊證的關係,走勢上都是趨向「陰乾」,主要是香港衍生工具較多,下跌方式就會較為特別,但其他市場一跌下來往往像山泥傾瀉一樣,是有所不同。
回顧以往5年,雖是外圍大牛市,但這些一泄如注的情况並不罕見,因為有很多投資者都是在大市上升時不沽,但在下跌時卻爭相沽售,這種情况在過了某個臨界點後就會愈跌愈急。遇到這些情况我們就要考慮會否演變成股災?又或是會否大市在季度結前洗倉,季度結後又重新上升?
策略上當然要找最高質素的公司去入貨,當然股價仍貴,但已是略有調整,環顧市場,是有很多人持有大量現金去伺機入市,但這些人通常都有一些「共識」,就是會先去買一些「穩陣」的東西,是去先取那些回調得稍多的大股而不是去刻意求冷!
因為投資在二三線股和冷門股的大多是資金豐厚而又願意冒險的人,這些人多在稍前賺了大錢,而且這些方式是在升市的中後期才會表現較好,因此我們應是買一些平時買不到好價但現在價格稍回的實力股份。
迪拜悉售倫交所 吼低買
今年的第一季,其實很多基金都表現不佳,很多細價股都表現凋零。現在雖然稍升,但仍只可粉飾一下業績,資金其實多已轉向,炒上炒落其實利潤不高和很辛苦。投資應選擇一些強中之強、概念有可為如迪士尼或FB一類公司去作長期持有!如果有外國股票戶口,現在當然應去買入倫敦交易所,現在正是難得的機會!
投機非投資 大市好壞定要知
很多人把投機作投資,其實對大市的好壞並不在意,只憑個人的眼光和策略,在即市買入和沽出,但這些並非真正的投資,他們只要即市上升十餘個價位就算成功了,這種情况的氾濫,導致現在的市况是否屬於健康調整實在不得而知,人性通常都是跟紅頂白,升時會覺得會續升,跌時又會覺得續跌,就如香港的樓價,也是愈貴愈多人搶,跌時就見到買家消失!
東灜遊基本因素佳
東灜遊(6882)又是一個好例子,早前在業績前挾高,個人認為後市仍有可為。但對投機者而言,現時股價有較大幅度調整,持有的話會有相當的痛苦。過去兩個月,因日圓下跌而掀起到日本旅遊熱潮。
東瀛遊乘時而起,把旅遊項目放到國內去銷售,其實應有可為。其實買股票最主要應從基本分析入手,投資永遠有風險,「勝利了就是英雄,失敗了就是狗熊」,不應只關注股價的短期波動!我們應要留意世界的微細改變,去從中發掘機會。
看對股票也不代表必勝
今年的市場是加快了,央行的取態卻又令市場「坐立不安」。投資者會對私人銀行和主動型基金有所不滿,會想自己操作來加快速度和減輕成本。這種情况的出現令ETF會更受歡迎,這種情况進而會令股價波幅變大,交易次數會增加,就必然導致交易所這一類股票受惠,因此投資此類股票就變成「博得過」,但並不保證「必勝」,可是很多投資者相信看對了投資就會「必勝」!但世界又豈會如此簡單?投資必有風險,投資就是你把你的資金給了一間公司的管理層去替你「賭」!只要覺得其商業模式是有可為,管理層又是精明可信,就有可能會克服逆景、就值得下注!
與其攻訐 不如自我進步
投資的視野要開闊一點,不要老想着號碼、老想着貼士。10多年前,很多人都靠報章上出鱔稿來推動股價套利,但投資者吃了虧就應該要去學習和自我進步,不能永遠停留在被愚弄的層面,要考慮心儀的公司有何概念和能耐去突圍而出,從而令股價飛升,方為正途。
香港人現在的情况是互相看不順眼,互相批評,與其這樣無聊,不如去找靈感去投資,要記着,「買冷門,只要一個理由;買熱門,就要無懈可擊」。香港人不要再浪費精力去作無謂的攻訐,這對投資並沒有絲毫的好處。
歐股回吐 歐股ETF可吼
歐股最近回吐,其實可趁勢買入ETF放手一博。蘋果也在下挫,但現在蘋果已到了有點意見分歧的地步,如人們更注意個人健康,APPLE WATCH就應有可為。但就算最強勢的股份,很多時都會有20%以上的回吐,買入時就要有多一點的心理準備。
本欄內容,乃獲授權輯錄自香港電台普通話台財經節目《e線金融網》,主持︰黃國英、劉羽葳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 財經新視野]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