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昨午滂沱大雨下,李光耀靈柩在21響禮炮中從國會移出,車隊經過多個標誌李光耀生前成就的地標,雷聲、雨聲、炮聲、民眾的喝采聲此起彼落,有人呼喊「we are yew-nited」(我們在李光耀領導下團結起來),陪同這位深受國民愛戴,但在國際富爭議的人物,走完最後一段路。
明報記者張煒明 楊曦 盧翊銘新加坡直擊
經過連續4日、逾45萬人在國會瞻仰遺容後,李光耀的靈柩原定12時半離開國會,早上已有大批市民在國會附近守候,希望送他最後一程。大部分人手持新加坡國旗,部分人披着國旗、拿着標語或鮮花等,人群比周三靈車移進國會時還要多,警方動用大量鐵馬及水馬圍封兩旁道路,並有軍人維持秩序。警方在約11時45分在國會現場實施封路,載着李光耀兒孫的小巴此時駛進國會,同時亦下起大雨。
21響禮炮引靈柩駛過重要地標
由炮架改裝而成的靈車載着靈柩,約下午1時離開國會,軍方鳴放21響禮炮,空軍「黑騎士」(Black Knights)飛行隊作「隕落隊形」(Missing Man formation)敬禮,4輛參與的戰鬥機中有一架在飛越政府大廈時離隊朝向西邊飛行,象徵逝者朝夕陽隕落。海軍巡邏艦「堅毅」號(RSS Dauntless)和「剛韌」號(RSS Resilience)亦分別從新加坡島東端與西端出發,抵達中部的新加坡海峽海域,待靈車通過濱海大橋時鳴笛致敬。
民眾沿途喝采,並高呼李光耀名字,部分人難掩激動心情落淚。靈車緩緩駛過預定路線,途經多個代表他一生政績的重要地標,包括中央商業區、組屋區、貪污調查局等,全程15.4公里。
在舉行國葬禮的新加坡國立大學文化中心,早上11時多已有大批民眾夾道等候,冀向李光耀致最後敬意。靈車駛進現場,48名憲兵外列隊迎靈,在拖曳炮架經過時,憲兵低頭及把手持的步槍槍管朝下。
國葬儀式約下午2時開始,李光耀長子的現任總理李顯龍、總統陳慶炎、前總理吳作棟、多名前內閣成員、工會領袖、曾訪問李光耀的記者及李光耀次子李顯揚依次分別致悼辭,並由李顯龍及陳慶炎分別代表家人與國民致送花圈。
逾四分之一人口弔唁
下午約4時半,全國人民在李顯揚帶領下默哀一分鐘,全國多處響起警號。在李光耀逝世時禁止集會的全國唯一合法示威地點芳林公園,官方設有大電視直播國葬現場,數百名民眾在帳篷下參與默哀,神情肅穆,其後又在李顯龍帶領下念新加坡信約及唱國歌。
國葬禮在5時左右結束,靈車隨即載着李光耀遺體送往萬禮火葬場火化。在文化中心附近街道聚集的群眾,隨即高聲道別,大叫「李光耀走好」及「我們會掛念您」。李顯龍與家人坐在小巴上,緊隨靈車之後,李顯龍在離開時向民眾揮手致意。
李光耀因嚴重肺炎住院7周後,本月23日以91高齡辭世,在4天公開弔唁期間,除了45萬人親臨國會大樓瞻仰遺容,另有約110萬人到全國不同社區弔唁,合共相當於全國逾四分之一人口,場面前所未見。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