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評﹕市民寧減綠化帶比例 認同建屋佔地應倍增長青網文章

2015年03月30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3月30日 06:35
2015年03月30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住屋問題一直困擾港人,上周四,樹仁大學經濟與民生計劃公布的港人生活困苦度問卷調查,在6項民生事務中,受訪者連續兩年以住屋為活得最痛苦的事項。這項調查同時探詢受訪者認為可以怎樣應對住屋問題,85%認為住宅佔整體土地面積的百分比應該增加,以開拓更多土地興建房屋。政府訴說房屋供應不足,與一些團體和人士阻撓土地開拓有關,樹仁的調查折射出市民理性務實一面,這是沉默大多數的意向,政府若能善加運用,可以改變有土地卻未能發展的困境。


住屋困苦度兩年居首

調查反映市民理性務實

有關調查公布同一日,居屋復建後首批單位攪珠,決定申請人揀樓次序,由於單位有限,白表申請人每143人爭得1個單位,近8萬個單身申請者連揀樓的機會也沒有;另外,公屋輪候冊愈來愈長,已有逾26萬個申請,私樓單位每年即使落成達到2萬個的目標,總體供應仍然偏緊。公私營住屋需求那麼大,但是政府承諾未來10年計劃供應的48萬個單位,仍未找到足夠土地興建。政府是本港最大地主,卻有缺地之嘆,有地而不能用,情况實在荒謬,不過這是香港的現實。


樹仁的調查訪問了808人,結果顯示受訪者認為住宅佔整體土地面積應該增加一倍,即是由現在約7%,增至約15%。這是受訪者的意願,不過,有捨始有得,調查發現近半受訪者(49.13%)認為可減少林地/灌叢/草地/濕地等綠化地的比例,其次是農地(24.75%)、工商業用地(16.58%)、休憩用地(9.53%)。調查又發現,受訪年輕人認為可減少綠化土地用途,是所有受訪年齡群組中最低的人數比例(只有36.84%),年輕人較着重環保,這個較低比例可以理解,不過,仍然有超過三分之一人認為可減少綠化地,說明總體而言,市民對土地用途比例的取態,務實而合理。


近年,每逢有意見提出劃出郊野公園小量土地供建屋和發展之用,一些環保團體和人士都會跳出來反對,認為根本不應該討論,連探討也不容許,取態之僵化,可見一斑;不過,由於社會上沒有其他聲音,有關討論變相被壟斷,郊野公園土地宛如成為一些人的禁臠,整體社會則承受住屋困結難解的深層次矛盾。


本港現在的房屋問題,源於可用土地短缺,不過,香港面積約1100平方公里土地,用於住宅的土地只佔7%,郊野公園土地廣達440平方公里,按原來居住密度不變,只要住宅用地佔總面積增加1個百分點,就可以住100萬人,增加多至7、8個百分點,則港人居住面積大一點,也並非不能實現的夢想。當年,梁振英未做特首時,給本報撰文曾經討論這個問題,只是位居特首執政之後,他卻說「郊野公園不可以碰」。這種態度,實質是知而不行、諱疾忌醫和作繭自縛。


政府開拓土地的困難,在於不肯面對土地的政治問題實質,只是繞來繞去,不過,仍然躲不開政治困擾。我們認為,政府就土地事宜與其東一片、西一塊與反對者糾纏於政治泥漿摔角,不如採取主動,例如提出劃出部分郊野公園土地作發展之用,由樹仁調查結果反映的情况,只要透過充分討論,做好公衆參與,我們不認為郊野公園土地是不可碰觸的禁區。


居住困局不解決

政府民望難提升

除了郊野公園綠化土地之外,本港應該重拾與海爭地的成功方程式,維多利亞港內確實不應該再填海,但是在其他海岸線周邊填海造地,看不到有何不可之理。填海與郊野公園撥地可以取得土地,並非小眉小眼的一二百公頃,而是大面積土地,例如只要撥出郊野公園用地5%,則周邊約2200公頃土地就可以釋放出來,供住屋和社會、經濟發展之用。郊野公園和填海所得土地,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全歸政府所有,成為整體社會的土地儲備,政府於土地房屋供應可以充分掌握主導權。


政府缺乏可用土地,最大得益者是囤積土地的人,政府愈渴求土地,他們愈「吊起來賣」,牟取更大利益,政府為求得到土地解決問題,利益可能向他們傾斜,最終埋單的是市民大衆。所以,現在不少人以環保之名反對開拓土地,實際上可能衍生市民和社會付出高昂代價的後果,政府若有足夠土地儲備,毋須被發展商牽着鼻子走,市民也不用再任由宰割。


樹仁調查結果折射出來的市民理性務實,政府若能讓沉默大多數的意見凝聚起來,使土地使用成為全體市民的事,以符合香港最大利益為依歸,就可改變土地使用淪為少數人禁臠的局面。李光耀統治新加坡的手法不乏爭議,但是他治下星洲人民的住屋問題完全解決,舉世稱善,「房屋光環」使李光耀的家長式獨裁統治,變得不至於那麼令人抗拒。援引這個例子,絕非鼓勵特區政府仿效新加坡的管治模式,只是藉此指出一點﹕民生是最大的政治,以本港的特定時空,居住是最大的民生問題,即是最大的政治;本港就住屋問題,只要讓市民看到政府有能力也做得到,相信政府和特首梁振英所得評價,會很不一樣。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