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曾淵滄:港須填海加稅 長青網文章

2015年03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3月26日 06:35
2015年03月2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剛去世的新加坡「國父」李光耀最令港人讚頌的一項政策,便是大建廉價組屋,令當地逾九成市民擁有自置居所。原是新加坡人的經濟學者曾淵滄表示,如果香港想仿效新加坡能夠擁有足夠的土地建屋,便要接受如新加坡般的大規模填海,並要接受政府因缺乏土地收入而要大幅提升稅率。


組屋售價與私樓脫鈎

不少人都以為李光耀是參考香港居屋來籌劃新加坡的組屋,曾淵滄表示這並非事實。「早在英治李光耀未上台時,新加坡已有組屋,但當時只供出租,類似香港的公屋,李光耀後來只建作出售用途的組屋,且售價低廉,加上可向政府借貸,令到人人可以置業,現在當地八成多市民住在組屋,連同私樓,整個新加城逾九成人口擁有自置物業。」


曾淵滄指出,現在新加坡最廉宜的新組屋單位,實用面積約600方呎,售價只是約8萬坡元(約45萬多港元),差不多人人可以負擔。


「在新加坡,政府將大部分新增住宅地皮都是拿來建組屋,所以沒有什麼土地收入,而組屋售價從來不會與私人樓價掛鈎,組屋售價一般只是私人樓的一成左右,香港的居屋售價卻是私樓市價約七成,分別很大。」


星採累進稅 最高達22%

曾淵滄表示,由於新加坡欠缺賣地收入,所以採取較高的薪俸累進稅,香港最高的標準稅率只是15%,新加坡則是22%,之前更曾高逾三成,只是後來新加坡引入了銷售稅,才稍為調低。


有說香港樓價高企,是因為缺乏土地。「我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到香港時,新加坡的土地面積只有500多平方公里,透過多年的填海,現已大增至700多平方公里,增幅約四成。香港要解決土地供應問題,是否也可以如新加坡般大規模填海?」


曾淵滄表示,不是說不理環保,但香港人不能一邊說樓價貴、沒地起樓,一邊又說不可以填海造地。「香港人總要作出取捨,我認為解決之道,是政府要向市民說清楚問題所在,並可以以此作為選舉議題,讓市民用投票方法作抉擇,如果覺得環保至上,沒問題,可以投票支持因環保阻止填海的議員,如不同意,則可以投給那些支持填海增地,以幫助市民置業的議員。」


港人總要作出取捨

「香港特別行政區首任行政長官董建華曾訪問新加坡,當時李光耀教路,如大多數香港市民能做業主,社會便會趨於穩定。不過,也要知道香港與新加坡不同,當地八成多人已擁有組屋,買私人樓的是少數人,是身分象徵,所以私人樓不易跌價,而就算樓價跌,也不會對經濟有影響。」


「在香港,只有一半人口擁有私人樓,如果樓價跌至如新加坡組屋每呎只是數百元,會有大量負資產,做按揭的銀行也會受損。所以政府也不能真心的大力打壓樓價,當年董建華令樓價急跌,社會也承受不了。」


星人安居易 發達難

曾淵滄說,在新加坡一般人能安居樂業,發達卻難。「新加坡的人不能炒樓,樓價也不能如香港大升十倍以上,而大升100倍的股票也沒有。」


明報記者 陸振球

攝影 李紹昌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