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機師未求救惹揣測 兩大疑團長青網文章

2015年03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3月26日 06:35
2015年03月26日 06:35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今次空難有兩疑點令人不解,其一是飛機很少會在巡航高度出事,但這次出事客機為何在升至巡航高度後不久即急速下降?更大的疑團是,飛機由3.8萬呎高空降至約6000呎高度的數分鐘時間內,機師究竟做了什麼?假若機師知道飛機出問題,為何完全沒發出求救信號?當局已找到客機兩個黑盒,其中駕駛艙通話紀錄儀已受損,相信要找出空難真相,需較正常時間長。


法國民航局向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稱,飛機墜毁前機師沒發出求救信號。這次求救信號是地面飛行控制員發出的,發出時間是在發現客機急墜和多次聯絡失敗之後。


機艙爆玻璃可致失壓昏迷

按飛行守則,當飛機失控,發出求救信號也是機師必須採取步驟之一。英國調查專家賈爾斯(Phil Giles)說,今次奇怪的是,出事前飛機以平均約時速740公里飛行,下降也不太急,「甚至連乘客亦未必感受到」,因此不算危急,也沒飛機速度突增等徵象,「若機師清醒,就有足夠時間向地面報告出事」。


不過,CNN引述飛行分析員蘇西(David Soucie)說,遇緊急事故時,機師的原則是操作、導航與通話。換言之,在打開求救信號或詢答機之前,機師首要考慮是控制飛機,若須緊急降落,就找個最安全的方法實行。


剛抵巡航高度即下降

美國亞利桑那州安柏瑞德航空大學專家沃爾多克(Bill Waldock)亦稱,機師沒回應地面控制員答問,顯示當時飛機已出現問題,當時機師首務是控制飛機,而非對答。他分析飛機下降情况,認為這並非飛機失速(如引擎失靈)導致,因為倘如此,下墜會快得多,他相信飛機是「受控下降」,這有可能是因機艙失壓導致。


彭博社的報道亦指向幾個方向,其一是駕駛艙擋風玻璃爆裂、機艙失壓,甚至是機身解體。分析員斯基亞沃(Mary Schiavo)指出,飛機飛到高空後可能突出現急速減壓,令機上人員昏迷,導致失控墜機,其時機師可能已無意識,無法駕機或求援。另外,根據以往空難數據,飛機在巡航高度發生意外比例甚低,只有約15%(見圖),當局將會了解為何飛機在抵達3.8萬呎高度後僅1分鐘就突然下降。


(綜合報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