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摩根:A股上半年仍看好長青網文章

2015年03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3月25日 06:35
2015年03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今年市場預期屬波動一年,內地在兩會後會否有更多政策出台,歐洲希臘會否退出歐元區等問題都備受市場關注。摩根資產管理環球市場策略師譚慧敏表示,對美國股市前景仍然看好,雖然估值已不低,相對周邊地區,其政治及經濟也算穩定,吸引資金流入。至於中國股市在首兩季應該表現不俗,但年中後內地有不少理財產品到期,若國家容許個別理財產品違約,或有機會引發市况較為波動。同時,現時人民銀行連番減息及降低存款準備金,也會刺激經濟,但當經濟氣氛轉平穩,該等措施會收回,預計這也會對股市造成衝擊。


人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具有相當象徵意義,有助提振市場氣氛,並增加消費者及企業營商信心。基於中國近期的經濟趨勢,她認為當局大有空間於未來數月進一步削減存準率或貸款基準利率,以阻止通脹繼續下滑。她指出,人行降準的最大得益者要算是內銀,因為偏高的存準率對銀行而言,可能降低銀行體系的效益及其對實質經濟的支持能力。同時,銀行以外的金融機構亦能受惠。


人行降準 利高槓杆公司

同時,她指出,降準變相為面對融資困難或融資成本較高的公司提供一線生機,高槓桿效應的公司,特別是房地產開發商,也可能受到部分投資者的追捧。總括而言,她認為中國寬鬆政策於短期內不論對A股或H股前景均具支持作用。


改革方面也是中央貫徹執行的政策,例如擴大自由貿易區,發展「一帶一路」,以促進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有助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加快資本帳開放;同時又會加快國企改革步伐,以塑造更佳的營商環境,提升市場競爭力。上述種種政策方向均顯示,中央政府來年將以穩定增長及改革為首要工作。中國估值無論與歷史水平及其他地區比較均顯得吸引,並看好與結構性改革相關的投資主題,及對利率走勢敏感行業。


內地汽車科技股看高一線

不過,她擔心中國股市年中由於有多個理財產品到期,在中央推動金融改革,若容許理財產品出現違約,這會令金融市場出現動盪。同時,現時中央會推行適度量化寬鬆,但當經濟數據改善,政府收回寬鬆政策也會影響股市。


在國策下,零售行業如汽車及科技行業前景也看高一線。其中科技行業有業績支持,估值已略偏高,故會待調整才入市。今年首季看好除了以上兩個行業外,內險、醫藥及新能源等行業也看好。


隨着油價下跌與美元升值,美國能源公司和出口商的盈利受到打擊,拖累2014年第四季的美國企業每股盈利數字,錄得6%的按年跌幅。分析師紛紛調低今年美股盈利預測。這種情况扭轉了過去兩年美股盈利屢創新高之勢,而企業盈利理想是推動股市上升的動力。譚慧敏認為,企業盈利增長減慢的主要原因,在於近期屢創歷史新高的邊際利潤開始萎縮;過往數年,因企業精簡架構,邊際利潤上揚,帶動大約三分之二的整體盈利增長。但現邊際利潤下跌勢必拖累盈利增長,不過,若因經濟環境好令成本上升,企業架構隨着擴張,這就非完全不利於盈利前景。


另外,譚慧敏表示,盈利增長放緩有機會推高股市估值。以未來12個月的預測盈利來計算的預測市盈率已高於過去15年歷史平均值,主要因為企業盈利的跌幅遠大於股價,可見大市已不再便宜。


強美元增購買力 推動美國消費

上年第四季開始美元明顯上升,令市場擔心強美元對美國經濟增長和企業盈利的影響。譚慧敏認為,美元升值是不利出口商,因為美國商品變得貴,吸引其他國家入口的意欲大減。不過,美國的出口總值佔本地生產總值(GDP)14%,遠低於佔70%的消費支出;而美元升值提高購買力,有助於推動消費。


她認為,美國經濟增長穩健的前提下,相信企業盈利仍會有增長。其次,股市中並非所有範疇都遭受同樣的衝擊,對投資者可能是吸納優質股份的好時機。她相信,投資者今年仍可持續看好美股,並聚焦在具吸引力的個別範疇;其中周期性股票較能受惠於宏觀經濟增長的趨勢,她預期科技股、工業股和非必需消費品股的估值目前仍具吸引力。


明報記者

[龍彩霞 基金特區]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