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吳康民﹕李光耀逝世 評論不一長青網文章

2015年03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3月25日 06:35
2015年03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李光耀逝世,新加坡人如喪考妣,世人也多加關注。李氏蓋棺未定論,因為不是沒有可議之處。


新加坡人對他完全肯定,原因是以新加坡這樣的一個小國,能在國際風雲的夾縫中維持數十年的繁榮穩定,與他這位建國元勛的內外政策運用得體有關。但他的獨裁手法,打擊異己,曾經在日佔時期為日本人服務,也往往為人詬病。


在新加坡後一輩的人看來,他是瑕不掩瑜的。况且以新加坡這個面積比香港還小的國家,處在東南亞許多新獨立國家的包圍環境中,不僅能生存,還能舉足輕重,在世界各大國中周旋,更是很不容易的事。


從四方面評李光耀

對李光耀的評價,應該從四方面來看。第一,看他對內政的處理手法和施行的方針政策。


他在內政上實行的是一種威權的獨裁專政。正像毛澤東倡導的但卻並不實行的「人民民主專政」。西方輿論把它列入民主國家,但它實際執行的是徒有民主的形式,實際上卻是威權專政。一個時期,他是什麼都管,人民吃香口膠,大學女生結婚生孩子,都要干預。新加坡建國之後,馬來半島反殖民主義的共產主義思想流行,馬共一度頗得民心。李光耀進入政壇以後,認為共產黨是心腹大患,打擊和逮捕馬共分子和親共分子不遺餘力。當然,馬共的「左」,脫離群眾和實際,也是他們逐漸衰亡的主因。


新加坡立國以後,雖然一切依照西方政治模式,有一院制的議會,有5年一屆的全民選舉。但由於李光耀打擊異己,壟斷資源,他領導的人民行動黨一黨獨大,在1959年第一次大選,就已保持壟斷地位。本世紀的第一次選舉,人民行動黨在議會大選中,贏得了84個議席中的82個議席,只有兩席為工人黨所得。


內外政策都有成就

第二,李光耀深知,要新加坡社會穩定,一是要居者有其屋,二是要人民衣食足,才知榮辱。於是他推行組屋政策,規定僱主和僱員各需供款,為僱員取得居屋。因此,他們沒有一個負資產購屋的問題。這一條李光耀便使新加坡居民都成為小有產者,並沒有出現貧富太懸殊的情况。


正是社會沒有太兩極分化,所以政局便相對穩定。


第三,李光耀在外交上採取的是睦鄰政策和平衡政策。穩定與近鄰,特別是和馬來西亞印尼的關係。與大國結交,特別是對中、美、俄等國,採取略為對等平衡。不得罪任何一個,也不特別親近一個。


正是這種政治中立,加上優越的地理位置,所以它能成為國際金融、航運和服務業和商貿中心。


重視與中國的關係

第四,他也深知中國的強大和國際地位的提升,所以他主動插手中國兩岸事務,以提高他的影響力。最早促成海峽兩岸的汪辜會談的是他。他正確地指出,全球勢力均衡正在發生變化,中國將成為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並承認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會帶來中國的和平與繁榮。他不同意硬要把西方的一套民主模式強加給中國。而且認為在中國,沒有任何「起義」會成功的。他以一個華族的領袖人物看中國,並認真研究中國的歷史和現狀,沒有像一些自稱「中國通」的西方人物,作出「以我為主」的錯誤判斷。


李光耀自從1976年首次訪華之後,曾一再多次訪華。他訪問過前4位領導人,包括已經風燭殘年的毛澤東,以及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2010年,還見過時為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他原本還希望能再到中國訪問,可惜來不及了。


李光耀以一個小國領袖,而有大國領袖的影響,應該說與他的個人才能有關。他與新加坡成功的獨特模式引起國際注意。既然新加坡和李光耀,都有許多獨特的地方。我們相信,往後評論李光耀的功過,分析李光耀現象的文字,將會陸續出現。


■稿例

1.論壇版為公開園地,歡迎投稿。論壇版文章以900字為限,讀者來函請以500字為限。電郵forum@mingpao.com,傳真﹕2898 3783。


2.本報編輯基於篇幅所限,保留文章刪節權,惟以力求保持文章主要論點及立場為原則﹔如不欲文章被刪節,請註明。


3.來稿請附上作者真實姓名及聯絡方法(可用筆名發表),請勿一稿兩投﹔若不適用,恕不另行通知,除附回郵資者外,本報將不予退稿。


4. 投稿者注意:當文章被刊登後,本報即擁有該文章的本地獨家中文出版權,本報權利並包括轉載被刊登的投稿文章於本地及海外媒體(包括電子媒體,如互聯網站等)。此外,本報有權將該文章的複印許可使用權授予有關的複印授權公司及組織。本報上述權利絕不影響投稿者的版權及其權利利益。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