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恒指昨日升119點,收報24,494點,成交金額917億元。在中證監撰文「鼓勵」下,A股升勢停不了,上證指9連升創7年新高,創業板亦破頂,惟金融股跑輸大市。今次升市由資金加中央鼓勵推動,說到底也就是資金市,嘗試去分析意義不大,就好像去年底今年初去分析中資金融股一樣易徒勞無功,只是目前主角不同罷了。一來缺乏相關的概念股,二來本港還是以外資為主,較看重基本因素,藍籌和中資股又再跟不上A股。
中證監對升市表示肯定,散戶自然蜂擁入市,除了指數不斷新高外,亦有多達161隻個股漲停,滬深兩市連續5日成交突破萬億,不斷刷新人類歷史上最瘋狂的股市成交額,上周推介的券商股亦不斷水漲船高。
基本上所有板塊均上升,當中以半新股、國產軟件、鐵路基建、有色金屬、在線旅遊、在線教育等板塊漲幅較大。港股方面,美國尋求與亞投行合作,消息刺激中鐵(0390)及中鐵建(1186)股價大漲,科網軟件股金軟(3888)、金蝶(0268)、騰訊(0700)均強勢,炒作對象與A股極為相似。
市場炒作「互聯網+」概念
按當前的走勢,上證指衝上4000點幾毫無懸念,問題只是一衝到底,還是整固後再上,以及由哪些股份拉動。內險和券商仍強勢,但市場明顯集中火力炒作「互聯網+」概念,特別是互聯金融如恒生電子、上海鋼聯、榮之聯等,一年內升幅已達3、4倍,市盈率就算未過100倍亦已達70、80倍。在資金市之下永遠不要去估頂,但落後的傳統產業若加上「互聯網+」概念,亦有能力炒落後。
筆者覺得可以留意上汽集團(600104)。上汽是中國汽車業龍頭,2014年純利增長12%,達到278億元人民幣。集團業務主要以中外合資為主,包括大眾、通用等,近年往績表現理想,除了2012年外,每年均保持雙位數增長。今年集團有眾多新款車應市,由低檔到高檔均有新產品,增長絕無問題,今年首兩個月銷量增長17.58%至102.25萬輛,跑贏行業的14.7%,甚至更勝長城(2333)的16.84%升幅。由於市場擔心上汽會遭本土品牌的廉價產品搶去市場,上汽估值相當低殘,2015年預測市盈率才8.7倍,股息率則高達5.7厘。但從首兩個月表現看,中外合資車款競爭力仍甚強,因此股價也漸獲重估,年初至今升逾18.6%,跑贏上證指的升14%。
上汽伙阿里推車聯網 股值重估
上汽早前已跟阿里合作,各出資約5億元成立互聯網汽車基金,推進互聯網汽車的開發和運營平台建設。當前車聯網發展多為後裝設備,與新車整車結合發展極為緩慢,甚至方向亦未明,究竟車企、車主、道路、 維修等各方面如何結合,當中怎樣發掘商機仍在摸索中。但一來就像2000年科網時一樣,加個概念便可炒,更何况當前估值仍然便宜,未炒過;二來阿里和上汽為各自本業的龍頭,較之很多來自非相關行業的新加入者,成功的機會較高,上汽值得一試。
[江宗仁 還看今朝]
中證監對升市表示肯定,散戶自然蜂擁入市,除了指數不斷新高外,亦有多達161隻個股漲停,滬深兩市連續5日成交突破萬億,不斷刷新人類歷史上最瘋狂的股市成交額,上周推介的券商股亦不斷水漲船高。
基本上所有板塊均上升,當中以半新股、國產軟件、鐵路基建、有色金屬、在線旅遊、在線教育等板塊漲幅較大。港股方面,美國尋求與亞投行合作,消息刺激中鐵(0390)及中鐵建(1186)股價大漲,科網軟件股金軟(3888)、金蝶(0268)、騰訊(0700)均強勢,炒作對象與A股極為相似。
市場炒作「互聯網+」概念
按當前的走勢,上證指衝上4000點幾毫無懸念,問題只是一衝到底,還是整固後再上,以及由哪些股份拉動。內險和券商仍強勢,但市場明顯集中火力炒作「互聯網+」概念,特別是互聯金融如恒生電子、上海鋼聯、榮之聯等,一年內升幅已達3、4倍,市盈率就算未過100倍亦已達70、80倍。在資金市之下永遠不要去估頂,但落後的傳統產業若加上「互聯網+」概念,亦有能力炒落後。
筆者覺得可以留意上汽集團(600104)。上汽是中國汽車業龍頭,2014年純利增長12%,達到278億元人民幣。集團業務主要以中外合資為主,包括大眾、通用等,近年往績表現理想,除了2012年外,每年均保持雙位數增長。今年集團有眾多新款車應市,由低檔到高檔均有新產品,增長絕無問題,今年首兩個月銷量增長17.58%至102.25萬輛,跑贏行業的14.7%,甚至更勝長城(2333)的16.84%升幅。由於市場擔心上汽會遭本土品牌的廉價產品搶去市場,上汽估值相當低殘,2015年預測市盈率才8.7倍,股息率則高達5.7厘。但從首兩個月表現看,中外合資車款競爭力仍甚強,因此股價也漸獲重估,年初至今升逾18.6%,跑贏上證指的升14%。
上汽伙阿里推車聯網 股值重估
上汽早前已跟阿里合作,各出資約5億元成立互聯網汽車基金,推進互聯網汽車的開發和運營平台建設。當前車聯網發展多為後裝設備,與新車整車結合發展極為緩慢,甚至方向亦未明,究竟車企、車主、道路、 維修等各方面如何結合,當中怎樣發掘商機仍在摸索中。但一來就像2000年科網時一樣,加個概念便可炒,更何况當前估值仍然便宜,未炒過;二來阿里和上汽為各自本業的龍頭,較之很多來自非相關行業的新加入者,成功的機會較高,上汽值得一試。
[江宗仁 還看今朝]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