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自從女兒出生之後,筆者接觸和觀察孩子多了,漸漸體會到每個孩子的不同,其性格、資質參差很大,有些孩子喜歡靜靜看書,有些則整天精力充沛,喜愛各式運動。同樣,在學術方面,孩子在各科目的表現亦有分別,所以理想的教育模式應是「因材施教」。
補習風氣盛 承受巨大壓力
可是本地升學派位模式,卻主要建基於學生的整體成績、全級排名,亦即只有所有科目都名列前茅的學生,才能如願考進心儀學校或學系。既然學生未必科科全能,父母為了改善子女在一些表現較弱的科目,便自行替他們找補習老師或參加補習班,形成補習風氣。亦因為所有功課、默書、測驗、考試的分數,都被用以算進學生的全年總分,故學生和家長對每份功課、默書、測驗都很緊張,變成了「求學便是求分數」的心態。學生之間明爭暗鬥,父母無休止地催谷子女。在這樣的氣氛下學習,承受着難以言喻的學習壓力。
對學生而言,學習從來都只是為了升學,更談不上是一件樂事,所以當他們有天不用再學習時,便對自己說永遠不想再學習,不想再拿起書本,這和現今世界需要在職人士終身學習的看法背道而馳。
不強求學生科科皆精
記得當日自己為女兒研究本地學校,在網上蒐集資料,亦親自參加了不同學校的家長會。當大部分學校的家長會都是炫耀其學校設施、學術和體藝表現時,筆者在保良局蔡繼有學校的家長會中,聽到的卻是學校的教育理念,令筆者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學校的校訓﹕「In this school, every child is good at something.」,令筆者感到學校是明白學生之間的差異,不會強求學生科科皆精。而每個孩子既有其過人之處,即使不是在學術方面,孩子亦可以此為傲,成為他們自信心的來源,支持着孩子面對將來。
培養個人興趣更可貴
女兒讀一年級時,筆者參加了學校的迎新家長會,聽到校長提及同級學生中,最年長跟最年幼的有一歲的差別。在初小階段時,年長的成績的確比年幼的稍好一點,但這個差別在三、四年級時便會慢慢消失,年幼學生的家長不必為此而擔心。由於筆者的女兒是11月出生的「細女」,在初小階段應接受女兒的成績稍遜,但到現在她已是五年級學生,學業成績完全沒有因為年齡而帶來任何影響,她在某些科目的表現甚至得到老師的讚賞,故筆者為學校有這樣的遠見而感恩。
學校不要求學生十項全能、科科滿分,而老師亦不會期望學生能在不同科目上都有同樣出色的表現,學生只要盡其本分,做好每份功課和應付每一科目便可,家長亦無需要子女補習,學生對自己有興趣或天資的科目,可利用課餘時間深入鑽研。例如女兒的同學對恐龍有濃厚興趣,故便深入研究,記得有次作學校義工,陪同女兒及同學到科學館參觀恐龍的專題展覽,便聽到女兒的同學跟筆者詳述不同恐龍的資料;而女兒則對古埃及眾神有興趣,所以她在課程講述埃及時格外興奮,並把眾神的資料牢牢記着,現在她可以如數家珍的跟別人分享她對古埃及眾神的認識。
看到女兒學校的學生們在興趣、體藝方面各自各精彩,而且享受學習過程,喜愛閱讀,實在難能可貴。
作者簡介﹕本科專研IT,曾任教多間大專院校,自女兒入讀保良局蔡繼有學校後,愛女心切,轉攻IB
文﹕邵海祥
補習風氣盛 承受巨大壓力
可是本地升學派位模式,卻主要建基於學生的整體成績、全級排名,亦即只有所有科目都名列前茅的學生,才能如願考進心儀學校或學系。既然學生未必科科全能,父母為了改善子女在一些表現較弱的科目,便自行替他們找補習老師或參加補習班,形成補習風氣。亦因為所有功課、默書、測驗、考試的分數,都被用以算進學生的全年總分,故學生和家長對每份功課、默書、測驗都很緊張,變成了「求學便是求分數」的心態。學生之間明爭暗鬥,父母無休止地催谷子女。在這樣的氣氛下學習,承受着難以言喻的學習壓力。
對學生而言,學習從來都只是為了升學,更談不上是一件樂事,所以當他們有天不用再學習時,便對自己說永遠不想再學習,不想再拿起書本,這和現今世界需要在職人士終身學習的看法背道而馳。
不強求學生科科皆精
記得當日自己為女兒研究本地學校,在網上蒐集資料,亦親自參加了不同學校的家長會。當大部分學校的家長會都是炫耀其學校設施、學術和體藝表現時,筆者在保良局蔡繼有學校的家長會中,聽到的卻是學校的教育理念,令筆者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學校的校訓﹕「In this school, every child is good at something.」,令筆者感到學校是明白學生之間的差異,不會強求學生科科皆精。而每個孩子既有其過人之處,即使不是在學術方面,孩子亦可以此為傲,成為他們自信心的來源,支持着孩子面對將來。
培養個人興趣更可貴
女兒讀一年級時,筆者參加了學校的迎新家長會,聽到校長提及同級學生中,最年長跟最年幼的有一歲的差別。在初小階段時,年長的成績的確比年幼的稍好一點,但這個差別在三、四年級時便會慢慢消失,年幼學生的家長不必為此而擔心。由於筆者的女兒是11月出生的「細女」,在初小階段應接受女兒的成績稍遜,但到現在她已是五年級學生,學業成績完全沒有因為年齡而帶來任何影響,她在某些科目的表現甚至得到老師的讚賞,故筆者為學校有這樣的遠見而感恩。
學校不要求學生十項全能、科科滿分,而老師亦不會期望學生能在不同科目上都有同樣出色的表現,學生只要盡其本分,做好每份功課和應付每一科目便可,家長亦無需要子女補習,學生對自己有興趣或天資的科目,可利用課餘時間深入鑽研。例如女兒的同學對恐龍有濃厚興趣,故便深入研究,記得有次作學校義工,陪同女兒及同學到科學館參觀恐龍的專題展覽,便聽到女兒的同學跟筆者詳述不同恐龍的資料;而女兒則對古埃及眾神有興趣,所以她在課程講述埃及時格外興奮,並把眾神的資料牢牢記着,現在她可以如數家珍的跟別人分享她對古埃及眾神的認識。
看到女兒學校的學生們在興趣、體藝方面各自各精彩,而且享受學習過程,喜愛閱讀,實在難能可貴。
作者簡介﹕本科專研IT,曾任教多間大專院校,自女兒入讀保良局蔡繼有學校後,愛女心切,轉攻IB
文﹕邵海祥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