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世界銀行於2015年3月剛發布的2013年全球國家購買力平價GDP排名,香港以382,490國際元排名44位,落後於位列第39位新加坡的425,259元。以人均GDP計,香港為53,215國際元,亦被新加坡的78,763元拋離。
「後李光耀」時代 民主訴求日增
相對於很多人腦海裏的「新加Bore」印象,筆者近年常去新加坡,每次都有新鮮感。當地政府近年的強政勵治,成效大家有目共睹,已故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的領導功不可沒。在他的回憶錄中,李說到:「無論世界怎麼樣,新加坡都得去接受它,因為它實在小得無法改變世界。不過,我們可以在有限的空間嘗試最大限度的利用,在本區域的『巨樹』之間穿梭。」短短數句,務實手腕與宏圖眼光兼備,李政治家的氣派非凡盡顯。在「後李光耀」的時代,上世紀繼承下來的威權政府如何應對新世代國民對民主愈來愈多的訴求,相信很考現屆領導人的功力,過程相信亦非容易的坦途。
有些權貴賢達質疑港青「如果不相信國家,為何仍留港居住?」筆者身為父母,又與朋友投資經營幼兒教育中心,多年不時閱讀育兒成長的理論,亦常常與已為父母的朋友分享交流大家的家庭教育經驗。假如以擬人法的類比(雖然筆者認為過度使用有礙理性批判思考),政府為家長,(年輕的)市民為子女,上述論述就像父親對着意見相左的子女說:「既然對屋企諸多不滿,就不要留在家裏!」相信各位家長,都不會認為這是積極正面的處理方法。
寶島生活要「自降身價」
潮流興討論移民外地,台灣憑着其混着咖啡香的濃郁文藝清新氛圍,俘虜了不少青年人的心。不過,不少已經移居當地的港人提醒有意移民的朋友注意現實與期望的落差。台灣生活節奏較香港閒適,但工資水平亦相對較低。筆者的一名上市公司財務總監朋友經常要到台灣公幹,根據他的了解,同樣3年資歷的審計師,台灣的工資要比香港的低一半。能否接受「自降身價」,有意移居的朋友確實要問問自己。
人對事物的看法往往會受短期因素影響。低潮時悲觀,好景是樂觀。這就是巴菲特的名句「別人貪婪時要恐懼,別人恐懼時要貪婪」所警示的意義。當然,這能耐要建基於對事物根本透徹的了解。
根據物業顧問萊坊於2015年首季的《全球資本市場報告》,香港優質寫字樓價格居32個城市之首,以每方米7萬美元的價錢,拋離第二位新加坡2.5倍。能夠名列前茅多年,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不可或缺。
也許有點像錢鍾書《圍城》裏所說的,裏面的人想往外走,外面的人卻想跑進來。儘管中國經濟前景放緩,外國人來港投資、營商、就業的興趣不減。筆者所知範圍便已經可以舉出數例:總部在倫敦的對冲基金來港開分支,東歐的地產發展商開拓香港的銷售點,以及很多歐美想得到亞洲體驗(或工作機會),前來香港求職的青年人。只要本港營商環境保持穩定,優質的寫字樓物業長遠仍可看好。
[莫冠業 經管人語]
「後李光耀」時代 民主訴求日增
相對於很多人腦海裏的「新加Bore」印象,筆者近年常去新加坡,每次都有新鮮感。當地政府近年的強政勵治,成效大家有目共睹,已故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的領導功不可沒。在他的回憶錄中,李說到:「無論世界怎麼樣,新加坡都得去接受它,因為它實在小得無法改變世界。不過,我們可以在有限的空間嘗試最大限度的利用,在本區域的『巨樹』之間穿梭。」短短數句,務實手腕與宏圖眼光兼備,李政治家的氣派非凡盡顯。在「後李光耀」的時代,上世紀繼承下來的威權政府如何應對新世代國民對民主愈來愈多的訴求,相信很考現屆領導人的功力,過程相信亦非容易的坦途。
有些權貴賢達質疑港青「如果不相信國家,為何仍留港居住?」筆者身為父母,又與朋友投資經營幼兒教育中心,多年不時閱讀育兒成長的理論,亦常常與已為父母的朋友分享交流大家的家庭教育經驗。假如以擬人法的類比(雖然筆者認為過度使用有礙理性批判思考),政府為家長,(年輕的)市民為子女,上述論述就像父親對着意見相左的子女說:「既然對屋企諸多不滿,就不要留在家裏!」相信各位家長,都不會認為這是積極正面的處理方法。
寶島生活要「自降身價」
潮流興討論移民外地,台灣憑着其混着咖啡香的濃郁文藝清新氛圍,俘虜了不少青年人的心。不過,不少已經移居當地的港人提醒有意移民的朋友注意現實與期望的落差。台灣生活節奏較香港閒適,但工資水平亦相對較低。筆者的一名上市公司財務總監朋友經常要到台灣公幹,根據他的了解,同樣3年資歷的審計師,台灣的工資要比香港的低一半。能否接受「自降身價」,有意移居的朋友確實要問問自己。
人對事物的看法往往會受短期因素影響。低潮時悲觀,好景是樂觀。這就是巴菲特的名句「別人貪婪時要恐懼,別人恐懼時要貪婪」所警示的意義。當然,這能耐要建基於對事物根本透徹的了解。
根據物業顧問萊坊於2015年首季的《全球資本市場報告》,香港優質寫字樓價格居32個城市之首,以每方米7萬美元的價錢,拋離第二位新加坡2.5倍。能夠名列前茅多年,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不可或缺。
也許有點像錢鍾書《圍城》裏所說的,裏面的人想往外走,外面的人卻想跑進來。儘管中國經濟前景放緩,外國人來港投資、營商、就業的興趣不減。筆者所知範圍便已經可以舉出數例:總部在倫敦的對冲基金來港開分支,東歐的地產發展商開拓香港的銷售點,以及很多歐美想得到亞洲體驗(或工作機會),前來香港求職的青年人。只要本港營商環境保持穩定,優質的寫字樓物業長遠仍可看好。
[莫冠業 經管人語]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