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劉進圖﹕「8•31普選」可真可假長青網文章

2015年03月2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3月23日 06:35
2015年03月23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中央和特區政府都堅持,2017年特首普選必須按照人大常委會去年8月31日定出的提名安排進行,而立法會內的20多名泛民主派議員卻堅持,必須修改8•31決定才考慮支持,令政改陷入僵持不下的困局。要打破這個困局,北京應考慮進一步解釋8•31決定的具體意圖和執行方法,讓香港市民和泛民議員可以在充分知情下作最後抉擇。


8•31決定可以產生假普選。舉例來說,在2012年支持唐英年的300多名工商界提名委員汲取了押錯注的慘痛教訓,今次下定決心要成功擁立真命天子,以便坐收政治酬庸之利,他們會頻頻上京游說,用唐梁對決造成建制陣營撕裂令特區管治變得加倍艱難,來勸說北京領導人不要再搞競爭上崗,北京喜歡誰當特首都可以,只要早些選定了,在內部透透風,商界大老們就會全力配合,向他捐贈競選經費,為他招攬星級團隊,資助大型智庫作政策研究,為他的政綱打好基礎,令北京欽點的人選強勢出擊,高票兼高民望當選,當選後的管治班子就可以網羅各路精英,團結一致地施政。


北京如果覺得這樣做有好處,中聯辦負責協調的600多名提名委員就會與商界的300多名提委聯成一線,令建制派內任何具威脅性的人選都無法落場,或拿不到足夠提名票,或遭遇強力勸退,提委會的篩選程序根本不必啟動,就可以確保真命天子安全上壘,這時候泛民提委若推舉一個沒有太大威脅性的人選,就會獲准出閘陪跑,令選舉較為熱鬧,變相增加當選人的認受程度。根據這套安排,所謂普選其實只是一場內定的造馬賽事,一人一票的作用只限於迫使被欽點者作一堆討好選民的承諾,做幾場爭取民意的真人騷。


8•31決定也可以產生真普選。舉例來說,北京汲取了當年欽點唐英年卻出閘脫腳的教訓,決定不再押注在單一人選身上,而是鼓勵建制陣營通過一套內部競爭機制,產生最具實力的兩三名人選,供香港市民選擇,而泛民主派提委經廣泛諮詢後,也決定提名曾獲北京任命當重要公職的民主派人士,令中央完全沒有理由行使篩選權力,結果所有參選人都被中央視為符合所謂愛國愛港標準,北京不要求啟動篩選程序,提名委員會按照選舉法例所定指引,參考特區政府委託獨立民調機構做的調查,通過讓民意支持度最高的3名參選人成為正式候選人,讓市民一人一票揀特首。在這樣的安排下,相信大多數市民會認為這個選舉是真普選。


如果篩選只是有備無患

以上兩種截然不同的選舉,到底哪一種是中央領導人想看到的選舉?如果是後者,即篩選安排只是有備無患,只在出現了一名北京無法任命的參選人時才會啟動,北京不使用這特殊權力時,提名委員會就要依照民意支持度來決定候選人名單,藉此保證特首選舉不是內定造馬、黃袍加身。北京領導人倘若對此意圖清楚說明,並責成特區政府制訂相應的選舉法例予以實施,相信政改方案的民意支持度會顯著上升,在強大的民意壓力下,一些泛民議員可能會願意轉變立場,對方案投下贊成票。


如果是前者,即提委會過半數支持才可當候選人,就是為了要強力篩選,消除不必要的內部競爭,確保唐梁對決一幕永不重演,保持建制陣營團結不分裂,北京領導人也應該適當說明,讓港人清楚知道所謂「袋住先」到底袋了什麼。當然,北京領導人可能覺得有些話不用說得太明白,以免授人口實,因而選擇沉默,刻意模糊。在這樣的情况下,香港市民和泛民議員很自然會認定,北京想要的其實就是欽點內定,全程操控,特區政府要游說市民「袋住先」將會變得相當困難,政改方案最終能夠通過的機會就會較小。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