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財務公司物業貸款問題引起各界關注,金管局昨日強調,財務公司的物業貸款對銀行體系影響輕微,透過對銀行的監管,亦已涵蓋市面上較活躍的財務公司。金管局同時表示,正鼓勵銀行定期抽查已承做的按揭貸款個案,調查借款人有否未經通知的二按。這是金管局在一個月內第三度針對財務公司物業貸款問題出招(見表1)。明報記者 廖毅然
自推出收緊按揭成數的措施後,有市場人士憂慮,準買家或會由銀行轉向財務公司申請物業按揭貸款。有財務公司負責人並質疑,業主大可向銀行承做按揭之後,再向財務公司申請二按,金管局無從監管。
阮國恒:沒硬性規定
針對這問題,金管局副總裁阮國恒指出,當局會鼓勵銀行定期抽查已承做的按揭貸款個案,銀行一旦發現借款人有未通知的二按,便需要跟進,例如考慮終止其信貸關係。阮國恒表示,現階段沒硬性規定銀行需要抽查,及抽查的數量,但當局正與銀行溝通,並研究用更容易的方法讓銀行進行抽查。
阮國恒又承認,上周致函要求銀行用約兩星期的時間,交代是否借錢給有物業貸款業務的財務公司,並調查相關財務公司的物業貸款是否跟足金管局的規定,若沒有跟足,銀行要與對方中止關係。
要求銀行與違規財務公司中止關係
他料下周初會收到銀行的回覆。金管局3月2日向銀行發出指引,表示若按揭申請人透過額外融資,以致整體按揭成數較金管局規定的上限超過20個百分點,銀行便要把借款人的供款入息比率上限下調5個百分點,至45%。
銀行公會主席黃碧娟稱,金管局就銀行與財務公司業務往來給予清晰要求是好事,銀行會跟從金管局的指引,處理與財務公司的關係。
指財務公司對銀行體系影響微
金管局又引述數據,指財務公司不足以影響本港樓市的發展,亦不會對銀行體系帶來系統性影響。截至去年底,有45間銀行向59間財務公司提供融資,涉貸270億元(表2)。當中29家財務公司有經營物業相關貸款業務,涉及以物業抵押的貸款總額約為92億元,較6月底增7%,與本港銀行業總體約9900億元未償還住宅按揭貸款總額比較,約為1%。
另一方面,金管局相信銀行是財務公司的主要資金來源。阮國恒指出,上述29家有向銀行借錢、而又有經營物業相關貸款業務的財務公司,都是市面上較活躍的財務公司,它們提供的按揭貸款,必須符合金管局要求,而它們的整體權益及負債中,大約有40%是銀行借款。對於早前有中介公司聲稱可替客戶變相申請十成按揭,阮國恒強調絕對違反金管局要求,而銀行公會亦已發表聲明,指會員銀行不會提供超過金管局要求的最高按揭成數。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