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清代的古董瓷器珍品一直有價有市,特別在歐美等地備受追捧,也因此往往成為「老翻」販子的首選。為免因小失大,資深收藏家覓清古董珍品,大都只會問津大型拍賣會。下月初舉行之春拍,各大拍行不約而同找來雍正年期宮內御用珍品,物料包括碧玉、壽石、水晶、瑪瑙、玻璃、青銅、漆器等,當中蘇富比更覓得11件罕有的清雍正珍品,集合成一個專場,將這股雍正風吹得更盛。
為什麼清雍正的珍品特別受注目?因為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官窑中,以雍正官窑瓷製作最嚴謹,加上雍正在位只有短短13年(1722至1735年),所以其官窑的出品不多。
香港蘇富比中國瓷器專家仇國士表示﹕「照清宮內造辦處流傳於世的紀錄,雍正年期官窑生產的瓷製品只有200多件,比起康熙或乾隆成千上萬件少得多。雖然康熙乾隆時期的製品較多花款(在位時間長,設計更多款式和更富特色),不過雍正的製品也是為他特別訂做,也有他自己設計的,特色雖不多,但彰顯他的個人品味,實驗性非常強,加上造工好,吸引很多收藏家追捧。」
雍正官窑製作最嚴謹
談起雍正官窑製品,本地有二三十年收藏錢幣及瓷器的藏家周丕溥,便認為雍正瓷器較值得收藏。「清代的鬥彩(一種彩色瓷器裝飾工藝),承襲了明末的青花及彩瓷技術,而且因為西洋及海外帶來的各種新品繪畫彩料,讓始於清初的鬥彩,到了雍正年代發展巔峰造極。據歷史記載,雍正更派員外郎唐英駐景德鎮御窑廠,使製瓷繪彩的技巧得以成熟。」周丕溥指大隻瓷碗是雍正「名品」,價值甚高。記者翻一翻紀錄,小口徑幾厘米的雍正鬥彩瓷碗,也曾以接近1000萬港元拍出。
香港蘇富比2015年春季拍賣
「雍廷聚瑞──雍正御製珍品」
日期﹕4月7日
地點﹕會議展覽中心新翼展覽廳五
查詢﹕2524 8121
備註﹕同場還有乾隆題詩御器、中國藝術珍品、香港私人蒐藏明清御器、田華堂珍藏竹雕等
文﹕簡一鋒
圖﹕林俊源、受訪者提供、拍賣行及藝廊提供
編輯/趙楚翹
lifestyle@mingpao.com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