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國企走出去 失敗多長青網文章

2015年03月21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3月21日 06:35
2015年03月21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企業近年頻頻向外發展收購海外品牌,希望藉此獲得先進技術、優化企業管理及提高品牌知名度,如聯想(0992)收購計算機巨頭IBM的個人電腦業務、中信股份(0267)前身中信泰富收購澳大利亞鐵礦、中信証券收購里昂證券等,屢見不鮮。不過,在中國企業海外收購的漫漫征途上,能短期見效的少之有少,多數企業不僅要承受巨大財務壓力,管理方面亦與外國合伙人格格不入,由過往例子可見,大部分於3到5年內都難以扭虧為盈。


「交學費是一定要的」

ING銀行中國企業融資主管武止戈表示,中國企業海外收購後出現虧損的現象很常見,當中亦有大量失敗案例,正如20年前日本去歐美收購亦是贏少輸多,「交學費是一定要的」。不過,他指判斷併購案例是否成功要兩面看,不能僅看兩三年內是否有盈利就下結論,企業需要更時間去學習及整合。


至於中國企業海外併購的難處,武止戈表示,中外企業管理方式及文化相差較大,不少企業需較長時間適應,剛買過來出現經營困難的企業亦不在少數。另外,亦有不少企業為獲得先進技術而收購海外品牌,之後卻發現技術很快過時。他指,在海外併購方面,民企相對國企會較靈活,不過最終還是要看公司的管理水平及是否具有國際化眼光。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