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易血管栓塞 應即時取出長青網文章

2015年03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3月17日 06:35
2015年03月17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做通波仔手術放支架是否複雜?心臟科專科醫生黃民樂指出,若病人血管過曲、病情嚴重令血管鈣化,或導致支架未被放準;支架若有飛脫情况,可透過X光機檢視是否遺留體內,並以圈狀儀器「撈出」支架。另一心臟科專科醫生李麗芬指出,支架遺留血管可致栓塞,應即時取出。


黃民樂表示,做通波仔手術前一般先替病人進行血管造影,決定通哪一條血管,之後會用0.014吋的鋼絲作引線,將球囊放在血管堵塞位置,使血管擴張,再把直徑2.25至5毫米、8至38毫米長的支架,放在球囊位置固定血管,再取走球囊。


李麗芬指出,非緊急通波仔手術死亡及嚴重事故風險少於1%,主要是血管問題所致,發生支架遺留血管情况甚為少見。若支架未張開遺留在血管,嚴重情况視乎位置而定,若錯放在大動脈,有可能致血管栓塞,因此一旦發現問題應即時取出。


仁濟通波仔事故有前科

事實上,仁濟及瑪嘉烈醫院過往亦曾發生通波仔事故,2013年11月時,48歲鄭女士因胸口痛往仁濟醫院求醫,轉送瑪嘉烈醫院由仁濟醫生替其做手術,其間曾通波仔及置入輔助泵血的「主動脈內氣球幫浦(IABP)」,數小時後發現該IABP儀器顯示屏漆黑一片,該婦人其後離世。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