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評﹕軍隊腐敗必損戰鬥力 百年國恥勿重蹈覆轍長青網文章

2015年03月1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3月17日 06:35
2015年03月17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今年北京「兩會」,「反貪腐」是其中一個關鍵詞。「兩會」剛落幕,新華社報道涉嫌利用職務便利,收受賄賂的原軍委會副主席徐才厚病逝;他死後,雖然毋須經歷法庭審訊和法律制裁,不過徐才厚身敗名裂、恥辱地結束一生,卻是無法迴避的事實。內地軍隊一些貪腐狀况,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以「觸目驚心」來形容,中共如何整治這些貪污腐敗,恢復解放軍的優良傳統,使之成為國人可以信賴託付的保疆衛國軍隊,是當局要向全體國人交代的責任。


徐才厚蛀蝕解放軍

病逝免審難逃罵名

一年前,徐才厚被組織調查,隨後被開除黨籍,移送司法處理;去年10月27日,軍事檢察院偵查終結,徐才厚被移送審查起訴。據報道,徐才厚涉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晉升職務提供幫助,直接和通過家人收受賄賂,同時他也利用職務影響他人謀利,兩種情况的賄金數額都特別巨大。報道說徐才厚對受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他死後,軍事檢察院不作起訴,其涉嫌受賄犯罪所得則依法處理。


有意見認為,徐才厚在軍中權傾一時,病逝之後毋須審訊,當局可以鬆一口氣,毋須面對尷尬局面,云云。徐才厚官至中央軍委副主席,掌握大量機密,一般認為即使法庭審訊,涉及軍事機密的資料該不會披露;若說當局會尷尬,並不成立。因為除了徐才厚,就在「兩會」召開之前,當局還公布了涉嫌貪腐的30名軍中大老虎的名單;這些人都位處機要,若說審訊他們會給中共帶來尷尬,豈非自找麻煩。當局肯定不作如是觀。


軍隊的貪污腐敗現象,民間早有耳語相傳,只是以軍方在內地的超然地位,民衆都噤若寒蟬。十八大之後,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的習近平肅貪倡廉,拍蒼蠅也打老虎,原任政治局常委周永康落馬,到現在劍指軍隊;軍方長期以來的較獨特地位,習近平扳倒徐才厚,新近公布在各大軍區整治30人等,這種批軍方逆鱗、摸軍中老虎屁股的做法,風險極高。但是,習近平迎難而上,因為他知道任由軍隊腐敗下去,等在前面的可能是災難的結局。


今次「兩會」,個別軍方人士具名向記者講述情况,例如解放軍總後勤部政委劉源說「沒有習主席的魄力、膽識和擔當精神,軍隊可真沒救了!」曾經侍候徐才厚的軍科院軍建部原副部長楊春長大爆內幕,「送徐2000萬元(人民幣,下同)就可當大軍區司令員」,還說徐才厚「又把當時的軍委領導人(時任軍委主席是胡錦濤)架空」等。另外,在政協僑聯小組會議,有委員大爆軍中買官賣官如何嚴重,「一個人提到連長,必須給20萬元,營長30萬元,團長就是100萬元」。


徐才厚賣官,隨着他病逝,箇中操作不會在法庭揭露,他收受了多少財物,相信也不會有官方數字。不過,徐才厚被組織調查之後,坊間傳聞在他的辦公室和家中搜出的大量現鈔,要幾輛麵包車才得以全數運載;其他如珠寶、和田玉、名貴木材、歷朝古董字畫等物品五花八門,不計其數,數額與數量之巨大,使人震驚。其餘涉案受查的30多人,他們收受的財物,即使沒有徐才厚那麼多,但是30多人貪腐所得,肯定仍然極其驚人。


從國家和民族的角度,徐才厚等人的行賄收賄等行徑,折射出來的是一支怎樣的解放軍,使人有難以名狀的憂疑。若一些軍官能力不足,本就沒有資格擔任領導崗位,而官位行賄買回來,則一旦在戰爭的關鍵時刻,這些軍官帶領的士兵能否對抗敵人,相信是所有人都有的疑問。100年前的甲午戰爭,清廷海軍艦艇的噸位超過日本的戰艦,可是仍然慘敗,原因之一就是腐敗;炮彈的經費被挪作其他用途,結果炮彈的火藥變成了泥沙磚頭,因而潰敗收場。


甲午國恥是百年來國人的心頭之痛,當年國民黨敗退台灣,軍隊腐敗、脫離群衆是主要原因之一;今時今日,徐才厚等人的所作所為,不知道對解放軍造成了多大內傷,內地軍事專家、退役少將羅援近日接受內地傳媒訪問時,表示「目前幾乎沒有哪個國家有能力和膽量打敗中國,唯一能打敗我們(中國)的就是我們自己;腐敗不除,未戰先敗,腐敗是軍隊戰鬥力的第一殺手」。從這個角度檢視習近平大力整治軍隊,若能煞住腐敗之風,及時調整,消除買官賣官的餘毒,使解放軍各方面都重回正軌,則未嘗不是國家與國人仍然獲得幸運之神眷顧。


適度披露腐敗惡行

可避免訛傳增信任

因為軍隊持續腐敗,以中國所處的凶險國際環境,設若與外國發生軍事衝突,則這支軍隊是否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而必勝,相信無人可以有答案。從歷史汲取教訓,徐才厚等人的腐敗,重新喚起國人警惕,要時刻緊記培養一支大我無私、裝備足夠、訓練有素的軍隊,才可以保疆衛國,不致重蹈百年國恥的覆轍。由此觀之,內地當局毋須忌諱軍中害群之馬的種種劣行,在顧及國家安全的前提下,一些腐敗情節應予披露,只要讓國人知道某些人如何蛀蝕軍隊,同時知道國家會採取措施改正,消除負面影響,這樣就會對國人對解放軍戰鬥力的信心和信任起正面作用。因此,對軍中腐敗情况,不宜事事以國家機密而封鎖消息,適度透明、避免出現以訛傳訛,可強化國人的信心和信任,當局對此應有所體認和作為。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