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本地唱片業持續萎縮,連一些天王級歌手也好像意興闌珊、萌生退意,幾年沒有推出新唱片,香港樂壇的前景令人憂慮。有資深行內人就成立專門的集資平台,提出「先錢後貨」的商業模式,讓樂迷預先認購音樂項目,以減低製作方的風險,希望能夠為一池死水的樂壇帶來生機。
房地產業早已有賣「樓花」,電影行業亦早有向外埠賣「片花」。近期,本地音樂產業亦出現了賣「音樂花」的營運模式,希望樂迷預先認購唱片或音樂會門券,透過預先集資,以減低獨立歌手或唱片公司的風險,同時亦可發揮「試水溫」的作用。
讓歌迷當「持份者」可分成
其中,率先在本地提倡這種商業模式的,乃是網站330ipo(330ipo.com)。330ipo創辦人兼行政總裁程沛威,自1989年已進入流行音樂產業工作,曾經在CASH、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及唱片公司擔任高職,經歷過本地唱片業的最輝煌時期以及由盛轉衰。
程沛威強調,該公司提出「先認購、後推出」的商業模式,絕對不是模仿Kickstarter等外國群眾集資(Crowdfunding)網站,因為他早在2011年已經醞釀有關概念。而且,該公司提出的模式還要更進一步,不單只是讓消費者預先認購,還要讓消費者當項目的「持份者」!
若一個項目(唱片或音樂會等)成功推出,每個預先認購該項目的消費者,將可獲得預早公佈比例的「分成」(若不成功,則會退回款項)。有關「分成」將會以虛擬貨幣的形式,存入消費者在網站的戶口。消費者日後可以利用這些虛擬貨幣,在該網站再預先認購其他項目,或者購買其他東西(例如iTunes卡,該網站會在3月底開始發售)。他解釋,那些「分成」之所以不以現金方式發放,是考慮到香港的法例問題。
項目涵蓋新舊歌手
330ipo在去年中正式運作,至訪問時,已有好幾個項目成功集資,包括:葉麗儀與資深音樂人飽比達合作的英文歌黑膠唱片、內地歌手崔健的3D音樂電影、糖兄妹/王若琪/享樂團合作的唱片和小型音樂會、由一群基督徒合作的粵語詩歌唱片、在電影院播放荷蘭的古典音樂會錄像,以及由多隊獨立樂隊合作的三場Band Show及現場錄製唱片等等。這些項目有些已經推出,有些則正準備發貨(唱片)給認購者,有些則正在製作中。至於集資額,則由三幾萬元至十幾萬元不等。其中,以糖兄妹/王若琪/享樂團合作的唱片和小型音樂會的集資額最高。
330ipo正式運作的最初幾個月較為活躍,但因為「雨傘運動」而沉寂了一會,不過今年2月開始已重新活躍起來。快將上線的項目,還有劉以達的新專輯,以及HiFi女聲歌手陳潔麗與飽比達合作的唱片。
但程沛威承認,並非所有項目都能夠成功集資。例如,填詞人潘源良去年計劃推出的唱片,就不成功。至於張崇基、張崇德兄弟現正集資的黑膠唱片,暫時的反應亦很不理想。程沛威表示,有關歌手或公司亦需要宣傳其集資項目,不能夠單單倚靠該公司的網站。
該平台與集資者並非以長期合約形式合作。所以除了獨立歌手、樂隊或創作人之外,只要唱片公司同意,即使是有合約在身的歌手,亦可以透過這形式為唱片或音樂會集資。
集資額10%至15%作服務費
此外,程沛威更希望能夠吸引多一些曾經有知名度但現時已沒有合約在身的歌手合作。他心目中甚至已經有一些目標人選,稍後可能會聯絡對方。「以往,這些歌手只能夠守株待兔,等待下一間唱片公司接觸他們。但現在,我們可以配對一些歌手、作曲家和作詞家合作,讓他們自主推出唱片。」
該公司收取的服務費,則以成功集資額的10%至15%計算。若集資者需要協助發行、銷售及版權管理,該公司亦有關連公司可以提供有關服務,收費為銷售額或版權收入的15%至20%。
明報記者 薛偉傑
房地產業早已有賣「樓花」,電影行業亦早有向外埠賣「片花」。近期,本地音樂產業亦出現了賣「音樂花」的營運模式,希望樂迷預先認購唱片或音樂會門券,透過預先集資,以減低獨立歌手或唱片公司的風險,同時亦可發揮「試水溫」的作用。
讓歌迷當「持份者」可分成
其中,率先在本地提倡這種商業模式的,乃是網站330ipo(330ipo.com)。330ipo創辦人兼行政總裁程沛威,自1989年已進入流行音樂產業工作,曾經在CASH、國際唱片業協會(IFPI)及唱片公司擔任高職,經歷過本地唱片業的最輝煌時期以及由盛轉衰。
程沛威強調,該公司提出「先認購、後推出」的商業模式,絕對不是模仿Kickstarter等外國群眾集資(Crowdfunding)網站,因為他早在2011年已經醞釀有關概念。而且,該公司提出的模式還要更進一步,不單只是讓消費者預先認購,還要讓消費者當項目的「持份者」!
若一個項目(唱片或音樂會等)成功推出,每個預先認購該項目的消費者,將可獲得預早公佈比例的「分成」(若不成功,則會退回款項)。有關「分成」將會以虛擬貨幣的形式,存入消費者在網站的戶口。消費者日後可以利用這些虛擬貨幣,在該網站再預先認購其他項目,或者購買其他東西(例如iTunes卡,該網站會在3月底開始發售)。他解釋,那些「分成」之所以不以現金方式發放,是考慮到香港的法例問題。
項目涵蓋新舊歌手
330ipo在去年中正式運作,至訪問時,已有好幾個項目成功集資,包括:葉麗儀與資深音樂人飽比達合作的英文歌黑膠唱片、內地歌手崔健的3D音樂電影、糖兄妹/王若琪/享樂團合作的唱片和小型音樂會、由一群基督徒合作的粵語詩歌唱片、在電影院播放荷蘭的古典音樂會錄像,以及由多隊獨立樂隊合作的三場Band Show及現場錄製唱片等等。這些項目有些已經推出,有些則正準備發貨(唱片)給認購者,有些則正在製作中。至於集資額,則由三幾萬元至十幾萬元不等。其中,以糖兄妹/王若琪/享樂團合作的唱片和小型音樂會的集資額最高。
330ipo正式運作的最初幾個月較為活躍,但因為「雨傘運動」而沉寂了一會,不過今年2月開始已重新活躍起來。快將上線的項目,還有劉以達的新專輯,以及HiFi女聲歌手陳潔麗與飽比達合作的唱片。
但程沛威承認,並非所有項目都能夠成功集資。例如,填詞人潘源良去年計劃推出的唱片,就不成功。至於張崇基、張崇德兄弟現正集資的黑膠唱片,暫時的反應亦很不理想。程沛威表示,有關歌手或公司亦需要宣傳其集資項目,不能夠單單倚靠該公司的網站。
該平台與集資者並非以長期合約形式合作。所以除了獨立歌手、樂隊或創作人之外,只要唱片公司同意,即使是有合約在身的歌手,亦可以透過這形式為唱片或音樂會集資。
集資額10%至15%作服務費
此外,程沛威更希望能夠吸引多一些曾經有知名度但現時已沒有合約在身的歌手合作。他心目中甚至已經有一些目標人選,稍後可能會聯絡對方。「以往,這些歌手只能夠守株待兔,等待下一間唱片公司接觸他們。但現在,我們可以配對一些歌手、作曲家和作詞家合作,讓他們自主推出唱片。」
該公司收取的服務費,則以成功集資額的10%至15%計算。若集資者需要協助發行、銷售及版權管理,該公司亦有關連公司可以提供有關服務,收費為銷售額或版權收入的15%至20%。
明報記者 薛偉傑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