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社評﹕新春訪客減拉響警號 酒店過剩旅業尋出路長青網文章

2015年03月1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5年03月16日 06:35
2015年03月16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羊年雖到,但旅遊業卻未見頻傳捷報,反而是令人憂心的事一樁接一樁﹕先是海洋公園、迪士尼樂園等旅客必到的五大傳統景點,錄得5年來的首次新春期間入場數字下跌;之後是主攻東南亞及內地旅客的三星級酒店過夜客大減,近期房價普遍較去年下跌一成。再加上此前的零售情况下挫,香港的無煙工業經歷自由行逾10年的旺盛,將會面對嚴峻的一年。從目前的走勢看來,下滑的趨勢不可能在短期內結束,香港旅遊業要思考如何度過寒冬,保住有生力量過渡到另一個春天。


旅客滑坡趨勢難止

業內生計費煞思量

對香港旅遊零售業帶來衝擊的另一個結構性因素,是美元的加息期待氛圍,港元與美元掛鈎,美元處強,港元相對其他貨幣亦處於強勢位置,對外地來港旅客吸引力不如貶值之路還未走完的日圓,以及一再減息的東南亞國家的貨幣。因此,香港旅遊業兩面受夾擊,新春來客大幅減少、酒店房租下調,加上「息魔」之說蠢動,這些信號都說明殘酷的前景就在不遠處。香港旅遊業包括零售及餐飲等相關行業,根據統計處資料,2013年就業人數達24萬,這個數字近些年每年都增加,相比於此前5年的2009年,2013年的就業人數急增逾7萬,無論絕對數字及百分比,在本港的四大支柱產業,旅遊零售、金融服務、貿易物流,以及專業服務及工商業支援當中都屬第一。人數增加明顯受惠於內地旅客增加,然而也在另一個側面說明,一旦內地旅客來港人數滑坡,旅遊零售的就業巿場受到的衝擊不會小。


然而10年來一直不變的優勢因着各種緣故出現變化,五大景點新春來客按年下跌一成五至兩成,伴隨的是內地團按年跌兩成。出現這一情狀,值得仔細研究,不能排除的是香港近期針對內地水貨客的行動可能殃及池魚,拖累其他來港的內地旅客減少。這一點是「一隻手掌打不響」,必須多方共融才能解決,始能做到有序控制內地旅客來港,區別水客及旅客。另一個客觀因素是內地一二線城巿旅客,要來港的在過去10年都來得七七八八,現時來的內地旅客消費力減弱屬於正常。第三是港元匯價相對其他地方貨幣偏高,這些國家或地區逐漸搶去香港固有的旅業巿場。


過去一年,內地旅客把目標轉向歐洲及日本韓國,尤其是具有大量觀光景點、又有購物消費的西歐,成為了內地旅客新寵。在歐元匯價下跌此際,內地傳媒報道,「奧德法意瑞捷6國13日」旅行團,收費只是約1萬元人民幣。內地旅客朝向歐洲彰彰明甚,連內地旅業集團也向歐洲巿場入手,企圖在內地旅客大舉進入歐洲的「肥肉」分一塊半塊,上海錦江集團本月初以91億元人民幣收購歐洲第二大酒店集團「盧浮酒店集團」,拿下這個在40多個國家有1100間酒店的集團,便是要吞下快速增長的內地旅客歐洲巿場。


面對如此龐大競爭對手,目睹內地旅客可能流向歐洲日韓,香港旅遊業必須有所為,爭取內地旅客的同時更要爭取外地旅客。必須指出,美國加息的衝擊將在中短期內成形,屆時匯價壓力更大,困境也會愈趨嚴重。加之本港旅業近年膨脹甚速,酒店房間一直增加,到2017年可能達到逾8萬間,若旅業寒冬來臨,投資難免如墮冰窖。至於大量業內中下層從業員相信難免人心惶惶,恐怕新一波失業潮來臨。政府及旅發局必須現時就展開工作,在確保現有客源不至大量流失之下吸引新客源,開設景點當是其中之一,但香港地小人多,這招或是已經用老。此外,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水平,令八方來客都賓至如歸,總比什麼都不做,等着客人從天而降為佳。


港旅業競爭力下降

租金高昂拖着後腿

平情而論,香港囿於多種主客觀因素,旅業競爭力某程度正在下降當中,這一勢頭在薪金及租金高企當中更是顯露無遺,巨大的租金成本對業界構成無比壓力,在客源不足之下更形捉襟見肘。至於已成結構性因素的港元匯價,令致「購物天堂」只是口頭上的說法而不再是實况。面對轉折,這刻的香港旅業需要的是清醒以赴,在毫無頭緒的當下找出線頭,始能一步一腳印,從薄冰上走過難關。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